内容介绍 (1)(11 / 22)
,剪去三千烦恼丝,为求彻底的清净自在。一入禅房,他便闭关静坐潜修,杜绝尘世往来,以此来告诉佛祖他的决心。摒弃人间五味,每日净素,这样清淡如水的日子,对于一个过久了奢侈生活的人来说,或许是一种滋养;可对于一个初尝世味的少年,让他不染俗世烟火,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起先的日子苏曼殊很坚决,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刚丧失至爱的人那种绝望的心情。他重新做回了孤雁,在云涯水畔,被雨水打湿的羽翼已经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为自己找寻到另一条出路,那里也许不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却给得起他心灵的安稳。没有伤害,没有争夺,没有算计,每个人心中只有佛祖,手捧的是经卷,吃的是淡饭。日子简单明净,却也要自我约束。空门之地亦有清规戒律,这里只留耐得住寂寞的人。
其实,苏曼殊是一个很有悟性的智者,虽青春年少,悟性却高过许多年长的老僧。他有着过人的才情,读经参禅不似凡人,一点渺小就可以酿造宽容的意象。他可以化浅显为深刻,亦可以化繁复为简单。借着这段清净的日子,他确实修身养性,让自己沉浸在佛法里,用空灵的禅境来摒除内心的苦闷。他甚至不得不承认,佛是一味解药,解去世间百毒,减缓了他的痛苦,让他在燥热时感受到清凉,在无主时有了依靠。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身着僧袍的俊朗少年在一间狭小的禅房,度着寂寥的光阴。青灯黄卷,木鱼长萧,老旧桌椅,他可以拥有的就只是这么多了。一扇小窗,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白日里,偶有稀疏香客,斑驳阳光;夜晚,就只是清风朗月,数点流萤。这样闲淡的生活,是诸多尘世中人心之所盼,因为无法拥有,才神思魂往。这是一种雅致却单调的生活,梦境和现实从来都有差距,当你真正如愿以偿才知道,许多的渴望原来并不是那般滋味。
在这人世间,我们都是最庸常的人,做不到高蹈世外。太多的意念驱使着你我,不能做到一如既往。也许今天为某个红颜剃度,明日又为某个佳人殉情;今朝厌倦了俗世里拥挤的繁华,明天又惧怕了寺院里空寂的清冷。所以我们信服那些在世俗中,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人,倘若没有对生活的热情,便无法做到那样地投入;也该钦佩那些在寺庙中,将浓情岁月过到淡如清水的僧者,如若没有一颗禅定的心,又怎么可以将世间纷繁视作虚无。
苏曼殊走进蒲涧寺的时候绝无二心,只想为一段凄美如樱花的爱情赎罪,用一种寂灭的方式封闭自我,为求灵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