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8 / 19)
十二月十三日,至安庆,任教于安徽高等学校,与郑桐荪、沈燕谋、张溥泉等同事。原拟去香港、星嘉坡等地漫游,后因故未能成行。
岁暮,作客于吴江盛泽郑荪家。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癸丑)三十岁
元月,至上海,与沈燕谋、朱贡山同住南京路第一行台旅馆,嬉游度岁。
二月,偕张悼身、李一民游杭州,寓西湖图书馆。旋返上海。
三月至五月,来往于安庆上海间。据曼殊癸丑四月十四日《与郑桐荪书》云:“居沪半月,已费去数百金。”
六月十六日(阴历五月初二日),至盛泽。
七月七日(阴历五月二十二日),至苏州,寓乌鹊桥滚绣坊郑宅(郑桐荪之兄郑咏春家),与郑桐荪、沈燕谋同编《汉英辞典》、《英汉辞典》。秋冬间,在上海,仍住第一行台。闲时常至北里,开筵召花,肆为嬉游,然并未一破禅定。发表所作《燕子龛随笔》于上海出版的《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共六十三则。
撰文《燕影剧谈》,发表于《生活日报》。
十二月,患肠疾,遵医嘱赴日本养病。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甲寅)三十一岁
元、二月间,于日本西京琵琶湖游次,病复发;继至大久保,又患疟疾,拟赴千叶就医。
三月,病稍愈,自横滨至羽田,至妙见岛,至千叶海边。曼殊自谓:“随缘消岁月,生计老袈裟。”(甲寅二月《与柳亚子书》)继至南京,专攻“三论宗”。住十日,又赴西京。
五月,发表小说《天涯红泪记》于东京出版的《国民杂志》第一年第一号;然刊登至第二章未完而止。同期《国民杂志》重新发表修订的《燕子龛随笔》。
七月七日,为章士钊所作《双秤记》作序。
八月,出版《汉英三昧集》,由日本三秀堂印刷,东壁发行。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乙卯)三十二岁
在日本,为冯自由所撰《三次革命军》题辞。
七月,发表小说《绛纱记》于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第一卷第七号。
八月,撰成小说《焚剑记》,发表于《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八号。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丙辰)三十三岁
年初从日本回国。
袁世凯准备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