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上穷碧落下古渊1(1 / 4)
妖皇又名心魔。直到此刻,桃夭夭才算彻底解悟了这个名号的含义。
无孔不入,无隙不钻,无所不用其极。此魔携带疯狂欲望,随偏执之念侵占心灵,一般人因无法承受狂欲的灼烧,往往只被间接侵害,当作低等棋子来用——如金轮教千万教徒,虽为邪魔驱使,却鲜有机会真正接触妖皇。但若是身怀绝大成就者,能够容纳狂欲的奇人异士,只要心志稍有偏差,就可能被此魔亲自潜入心境,引向邪道歧途。不论放纵杀欲,还是清心坐忘,乃至抛弃身为人类本该践行的人情道义,一切偏离“中道”违背自然的极端之举,都将导致本性丧失,最终落入心魔的毂中。
桃夭夭一心除魔成仙,自以为天命在我当仁不让,却鬼使神差登上尸玲珑高台。若非红袖以身相替,早已化身为飞灰了。细细思量复活后的种种经历,看来不止纵欲作恶,连割断人情执着成仙的所谓“圣洁”之道,也是自取灭亡的死路!念及于此,桃夭夭方知慕兰若的高明处,她长年经受妖皇传道诱惑,全靠留恋夫妻情义才没入魔。一听丈夫出事,胜似帝王的奢侈享受都能抛诸脑后。难怪身居险地毫发无损,那份人情正是她保全本心,抵御魔道的最强力量!
为何梦中得授三易,成就无忧法体?高台上又因何破失法体?前情后事蕴藏玄机,天山最高仙灵大概要他明白,妖皇总在“两端”等着俘获对手,极端的清净绝情,极端的污浊多欲,只要人类的天性由于两种情形而被强行扭曲,废弃,必然难逃妖皇魔爪,成仙与成魔就没有本质区别了。桃夭夭暗暗点头,寻思“人道即中道,其实万物之道都是中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只须顺乎天生的本性而为,或早或迟都能修成天人合一。天山仙宗的仙客早成道果,是因为他们天性趋于空灵,人情已经自然了断,并不是刻意为之的绝情!”这番体会不可谓不深彻,只是时候好象迟了些。倘若早点领悟此节,红袖又何必离去?夜千影又何至于困在剑林里永不得出!
想到此处心下一痛,恨意如火升腾,桃夭夭张口大呼:“灭妖皇在此一战,绝不能让它再害人!”催动神剑猛攻向前。
此刻妖皇已尽失初现时的美态,位于神剑前方,身躯急速变化扭动,一忽儿变成八爪巨章,一忽儿化作百丈长蛇,忽又分身千百万数,呈现羽翼拍天之状。一个个形态或大或小丑怪狰狞,全是以前被妖皇扭转天性的物类。“妖皇”之名并非虚设,因妖类羡慕人身,修道向人类转变过程中,残缺不全的人性最易受惑异变,那些似人非人的妖怪就成了妖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