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上穷碧落下古渊2(3 / 4)
质堪比蒲絮。柔乃刚之本源,弱是天道初态。此类仙灵返本归初,尚未从自然世界中专取任一德性(包括人性),无神圣仙贤可修成,故冠以“无贤”之名。峨嵋众徒观望良久,胸中尘绪渐消,恍然有种久别回归故乡的奇感。孤萍叹道:“元始峰上收纳清虚童子,我总算知道为什么了。”
清虚童子是峨嵋派特殊门徒,不修法术,不战邪魔,整日扫洒静坐而已。九阳弟子每常诧异开宗祖师出于何种想法,收入既弱小又无德行的童子有何用处?当下小学也问:“师姐想到什么了?”孤萍道:“弱极则强,无德近道,清虚童子的修行方式,是峨嵋祖师试验天山法理而设。”桃夭夭摇头道:“你想错了。清虚童子好多原是古神邪魔所变,因不适合修炼法术,才以清净修持为主。”顿了一顿,续道:“万物生灵皆有适合自己的修炼法门。就是同为人类,因天赋秉性的差异,也该各循其道。天下道门并非天山仙宗独大,象天山仙灵这般清虚静修,对我们多数人而言是不可取的。”慕兰若点头道:“是啊,这也是昆仑,蓬莱,甚至七道宗存在的理由。”
众人一边观景,一边谈论,内境之游竟意外的轻松。但不知不觉间,摩醯首罗天的双翼渐变沉重。等到第五层“无为仙界”时,扬起放落仅止数丈距离,仿佛有无形的重物坠在下面。
第五层天界,正是天山最高仙灵“玄”的处所。四方银河星团旋转,顶部白茫茫光晕流动,似乎不怎么刺眼,可是峨嵋众人强似唐连璧,百里文虎等绝顶高手,都没有力量举目仰视!环顾左右白影飘腾,无数仙灵也在上升,宛如厌倦游荡的孩童回至母亲身边,它们最后都融入那高不可及的白光内部。龙百灵悟性极高,立时想出奇景所含深意,喃喃道:“万物生灵的最终归宿,都是那里么……都将融进最高仙灵的身位……”
慕兰若道:“确实如此。亿万诸世的起点就在那上边,天山最高仙灵归位后,诸世生灵也终将来此成道。”百灵道:“我们也是?”慕兰若笑了笑说:“何止我们,连妖魔鬼怪都是这结果,成道只有先后迟早的分别。”百灵恍若未闻,轻轻的念叨:“我们也是……”桃夭夭低声安慰:“早得很呢,还要等不知几世几劫,等到我们……”百灵忽地打断话头:“便是等海枯石烂,我也不愿成道飞升。”言外之意显是只羡鸳鸯不羡仙。桃夭夭心头柔情荡漾,口中语气却也坚定起来:“天道无所不能,天意微茫难测。以后的事我不清楚,我只知遵行人情道义是上天交给我的使命。”
无所不能四字,恰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