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德日凌厉攻势(4 / 5)
但是这种武断做法,遭到这些人及其家属的强烈反对与坚决抵制,在回到社会后,中国军力强大,中国军人的顽强,以及在西伯利亚、在中亚,爆发大规模饥荒的消息随着这群人回到苏俄社会中而进一步传播开来。
更为重要的,在中俄战争中,苏俄不仅仅损失了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不仅仅损失了15%的国民生产总值,更为严重的,战争消耗让苏俄经济倒退了两年,到如今苏俄还没有恢复到1936年经济水平。
最后,在中俄战争过程中,苏俄彻底失去了西伯利亚、中亚地区矿产,巴库石油城被炸毁后,经过一年建设,还没有恢复到站前的30%。
因此,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溃败速度远远超过历史,在战争的头一周,德军凭借突然进攻、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军队早已动员和集中并有作战经验等优势,打得极其顺手,中央集团军群已推进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南方集团军群的前锋,已近至通向基辅的接近地,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渡过西德维纳河。
德军在占领明斯克后,7月2日,通过激烈战斗,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Смоленск),合围了苏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设在此地。而此时德军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了。
7月10号,德军前锋直抵列宁格勒城下,双方在列宁格勒展开殊死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军全线溃退,考虑到中国在中亚地区、在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囤积了大量兵力,中国动向不明,在这种情况下,苏俄也不可能如历史上那样,将军工业、重工业向乌拉尔工业区转移,只有向相对后方的叶卡捷琳堡转移,要知道,中国在北亚地区,在中亚各国驻军离乌拉尔工业区距离不过数百公里。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一面抢救德战区的工业,一面积极将工业向后方撤退,如此导致撤退过程异常混乱。
这时德军犯了一个可能是事关全局的错误,德军分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基辅战役从盛夏打到秋初,苏军在基辅防御战中严重失利,不仅损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于这个方向上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部署在基辅地域上的两个方面军中,有6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主官全部阵亡,尚有几个集团军的司令被俘,据德军方面宣布,德军围歼苏军66.5万人,是历史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