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次贷危机的通俗解释(2 / 4)
但又有购房意向的人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要知道这几年美国房市火热,地产开放商大量提供房屋,供应很快超出了需求,地产商不愿意把房子压在手里,就把销售对象扩大到了次级贷款者身上。大约从10年前开始,贷款公司和银行就在电视、报纸、街头漫天大做广告,吸引许多本不符合贷款标准的人来买房,甚至为了吸纳客户,不少贷款机构还推出了零首付的房子。
很快贷款机构通过房价上涨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新问题来了,由于房产贷款往往一次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还清,许多还有点理智的贷款机构开始担心,万一房价下跌,放出去的那么多贷款能否收回来?幸好美国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金融业异常发达,贷款机构就找上了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
投行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主儿(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成天找诺贝尔经济学家,哈佛教授,用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有泡沫了,让投资者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转。
这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搞风搞雨的主儿,你说他们看到次贷里面有风险没?用脚都看得到!可是他们看出这其中大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搞吧!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以各种复杂数据模型计算,再叫上三大信用评估机构装模作样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一系列金融衍生新产品——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还是债券,只是通过发行和销售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可这难不倒投行,把原来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的债券。一分为二成高级和普通CDO两部分,承诺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行三寸不烂“金”舌,4等级风险债券当然能卖个满堂彩,可是剩下风险等级8的高风险债券又怎么办呢?
于是投行又找上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小意思!于是凭借着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要知道此时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