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4万亿人民币救市(2 / 4)
被担心的中国国内弱势产业因为参与国际大分工,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局面并未出现,像钢铁和汽车行业反而不断壮大,国内许多行业更是借此打入国际市场,发挥国内成本和集中化生产的优势,在竞争中不断占领市场份额,“世界工厂”的地位越发稳固。
但这也造成国内经济对外出口依存度非常高,已超过当年日本经济起飞时的程度。东南沿海由于进出口贸易成为内国内经济增长最快地区,相当于经济发动机,但这次金融海啸一来,货币流动性降低,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金融发动机死了火,国际市场大为收缩,对国内制造业的打击十分沉重,海外大批订单被取消,国外投资减少,许多专做外贸的企业濒临破产,沿海大批农民工失业。
对于这个局面国内当然不想等闲视之,国内主流经济学者的意见都认为单靠廉价劳动力来料加工的做法早就应该转变思路,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刺激消费模式,但启动消费也需要钥匙,这次国内面对金融海啸,终于还是拾起了以往最见效老办法,用巨资投入国内基础建设,以抵消出口下降造成的经济滑坡。
唯一和前世不一样的,就是杨星建议要在房地产改革中加大保障房建设,硬生生分去可4万亿救市资金的四分之一。经过去年那场地产和社保资金风波,如今官场上对于以房地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的提法明显谨慎了许多,国内提前推进了全国房屋登记实名联网制度,以及严厉清查各地方政府利用卖地资金补贴财政中种种不法行为,以及征地过程中群众强烈反对的做法,使得地产开放商和地方官员对此收敛了许多,国内房地产开发热情比起前世来收敛许多,而西方因为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如今这个烂摊子的做法也让国内对房地产开发大为警惕,前世那场房地产热还没开始就偃旗息鼓了。
作为重生者,杨星知道当年国内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后,成果显著,但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再次推动了国内房地产的狂热增长,房价猛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成为一大败笔。这一世他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尽管星华地产是他最能下金蛋的鹅,他也毫不犹豫向中央献计。既然国内房屋刚需很大,而许多城市中下层居民收入和房价不匹配,那就不能完全指望依靠市场这只手来调节,必须要国家站出来实行补贴,以提供廉租房,加征二套房房产税、严格控制购房者身份审批等配套措施来控制房价的无序上涨。
国内4万亿救市资金的大投入,虽然从货币汇率上看只相当于美国5000多亿美元,但购买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