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金砖国家峰会(2 / 4)
这是其他国家都不想的。而“金砖国家”既有实力名气,又有合作欲望,于是一拍即合,这五个国家在G20会议期间就达成了共识。
等到2006年4月,海南博鳌举行的亚洲经济论坛会议上,明着应邀而来的金砖国家首脑迅速同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会议期间宣布,要在海南举办第一届“金砖国家”峰会。消息传出,引起了各方关注,尽管初次峰会只讨论了基本章程和会议模式,但几大新兴市场国家抛开西方,组成联盟的举动仍然让世界地缘政治感到了大地震。
这次峰会杨星作为“金砖”倡议者自然名列宾客之中,并且在他穿针引线下,这个才成立的国际组织还拿出不少实质性成果。针对越演越烈的金融海啸,“金砖国家”会后承诺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发在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你内的发言权;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商讨能源资源供给多元化和加强气候变化对话合作。
最重要一点就是“金砖国家”商定推动科教、文化等合作与协调具体措施,形成合作机制,在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创新合作、金融合作上展开对话。尽管不少西方媒体嘲笑这是个勉强拼凑的组合,可金砖国家GDP加在一起已经超过日本和德国,仅名列美国和欧盟勉强超过之后,国土面积和人口更是占了世界一大半。参会记者几乎是一边倒的把“BRICS(金砖)”和“Groupof Seven(G7)”作比较,新集团英文缩写B5不胫而走,许多人都视B5是挑战代表西方G7集团的最大威胁!
B5的出现无疑挑动了西方最脆弱的神经,如今在外有众多挑战者崛起,西方社会自身地位不稳,而对内本国民众由于接二连三经济危机冲击,失业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充盈于胸,许多民众甚至对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本身都发出了疑。内外交困的关口,只要不是太昏庸的政客都明白,是要拿出改弦更张的办法才能赢回民心,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这次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以往信马由缰任其奔腾放的金融业套上缰绳和马辔。
2006年11月,一年之内金砖国家官员再次聚首,虽然只是财政和商业部长的层次,依然达成了联合建立一个资金池以预防在金融海啸中遇到麻烦的协议,并流露出这笔资金不一定非要用在金砖国家内,还可以对外援助。这无疑是给国际公认的救援大总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来说是直接打脸的宣示。
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