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香港联交所(3 / 4)
啸导致许多欧美国家股票和期货交易所的大客户亏本,加上欧美经济不振,此前一路高涨的股票和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跌跌不休,这些交易所也无法幸免,跟着蚀本亏输。
由于这些交易所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理论上讲是可以跟一般企业一样被并购的,杨星来之前就和香港主管经济官员和香港联交所高层接触过,他们对杨星提议趁机扩大联交所范围,向世界几大著名期货交易所提出收购要约一事很感兴趣,这样兵不血刃就能得到大宗商品交易地点,很有当初杨星偷袭伦敦五大金行席位的风格。
有前世的经验作对照,杨星直接划定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TE)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有限公司(ASX)作为目标,其中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世界上全部铜生产量的70%是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价为基准进行贸易,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和库存对世界范围有色金属生产和销售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有限公司更是全澳大利亚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其上市公司规模总和超过新加坡交易所,名列亚洲第五位。
这两家交易所都不可小觑,如果收购成功,那香港联交所就能一步迈入世界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前几名。但横亘在联交所面前的一个大障碍就是收购资金,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联交所初步估计,至少需要100亿美元左右。不过如果收购成功,香港联交所的规模将直追纽约交易所,有机会登顶世界最大交易所宝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收购前途不会一帆风顺,杨星虽然知道LTE最后会落入香港联交所手里,可前世提出收购ASX的新加坡交易所,却被澳大利亚政府以国家安全理由给否决,最终功败垂成。但杨星不会放弃,既然收购LTE只是时间提前了一点,现在正是金融危机期间,还能把收购价压低不少。
而澳大利亚作为西方国家一员在金融海啸中也难逃一劫,前世里杨星记得完全是靠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澳大利亚才挺过难关的,现在危机还没过去,此时抛出近百亿美元收购价,无疑能给惊恐中的澳大利亚政府一剂强心针,何况香港联交所背后有中国内地庞大市场的诱惑,相信只要能克服澳大利亚的排外情绪,这笔生意不是没机会。
单靠香港联交所本身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杨星的意思就是祖国要做后盾,不但给钱还要通过政治关系给英国和澳大利亚做工作。真要是能把LTE和ASX纳入香港联交所的羽翼下,想来杨星提出要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