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两个张大将军(2 / 4)
到那时候,白骨盈野,血流成河都不在话下,所以——”
“拨乱反正?!”张仁愿听见这个词,吓了一跳。他明显听出,武攸绪是把李家说成正统,而把武家说成篡位者的。这拨乱反正,岂不是要打倒武家,而扶持李家吗?
“可是,先生你不是武家——”
“方外之人,还分什么李家还是武家!将军大可以忘记我的姓氏,或者当我姓‘梅’。”武攸绪伸手一拦,道:“想当初,我是出自武家,但这并不影响我为天下的百姓谋取平安。再者,今日太子就算去位,甚至丢命,武家成为这天下的主人,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百姓们会买圣皇的帐,是因为她乃李家的儿媳,而其他人武家人则不是。到时候,各地必然要相继宣布割据,天下必然要陷入动乱。到时候,李家或许不能再重整旗鼓,武家也一样没办法稳坐江山。”
这一下,张仁愿对武攸绪的敬佩,又大大地加深了几分。如果方才只是佩服他的本事的话,现在则佩服起他的深明大义来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人来说,门阀家族之间的利益,往往要大过于国家的利益。武攸绪出自武家,自然要把武家的利益防在第一位,国家和个人的私利放在其后。这也是两人谈话之初,张仁愿一直以为武攸绪是在代替武家来说项的原因所在。
想不到,武攸绪居然是在替李家说话。他悲天悯人,不顾个人的声誉参与这种俗世的争斗,居然是为了自己家族的死对头当说客。这种胸襟,岂能不让张仁愿感佩。
同时,张仁愿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作为武将,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并不代表他在私心里没有倾向。他年轻的时候,效忠的一直是李唐朝廷,在李家皇帝的提拔之下,扶摇直上,爬上了今天的高位。如果武攸绪劝说他帮助武家来对付李家,他虽说也有可能参与,到底是有心病。而如今颠倒过来,这心病却是完全没有,反而还有一种别样的轻松。毕竟,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认为李家才是正统。
“先生懿德,令人高山仰止,这一番微言大义,令老夫茅塞顿开,先生但有吩咐,老夫无有不从!”张仁愿很干脆地表明了态度。事实上,像他这样的人,错非武攸绪,而是其他任何人来当说客,都不大可能成功,而且还有可能受到反噬。计算是武攸绪,若是没有这场忽如其来的流星雨,也要多耗费一番唇舌。
武攸绪回过头来,看见张仁愿心悦诚服的样子,松了一口气。同时,他的心下也闪过一阵黯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