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非奸即盗(2 / 4)
震慑力不足。
家中乱蓬蓬的一团。
里面朱三正在教学子识字写字。
宋九习以为常,正在进去,又看到刘嶅,他身边还有两个四十几岁头戴儒巾文士打扮的汉子。
看到刘嶅,宋九脸色有点不大好:“刘判官,又有何事光临寒舍?”
他呆在河中,身份不高,消息不灵通,但会想。
想得很暗黑。
当天赵匡义看到高台,注意了,可是未重视,可他身边有一个团队,说不定刘嶅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出主意的人多,因此让刘嶅过来询问,为了得到公式,代还了一百二十缗钱陪款,不过拿到公式有什么用?宋九还有制造原子弹的粗显原理,能不能造出原子弹?这件事就淡了下去,结果物事出来,起到效果。赵匡义才借助胡老大讨书的名义,让刘嶅过来察看。可自己是举子,不是匠户,不大好强行让自己交出技术。因此又派了大内密探零零七零零八过来,隐在暗中察看,所以对自己动向一清二楚。说不定河北百姓闹事,赵匡义还有意派了人在背后唆使。
东西出来了,狗头拜了,还来干什么?
刘嶅道:“宋九,你这样教不对,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我带来几十本《说文》《字林》《千字文》。”
中国古代有三大启蒙读物,一是千字文,二是三字经,三是百家姓,三字经与百家姓还未出来,千字文早就有了。说文与字林相当于后世的新华字典,也是学子上学时必读读物。
不过宋九没有要,这些个学子与想科举出人投地的学子不一样,岁数大了,不是小孩子,学习的知识也不是为了科举,因此五门课当中数学占了一门,会计占了一门,实用还占了一门,物格又占了一门,这才是经义,学经义非是让学子死记硬背或者吃透,仅让他们有一个了解,了解的过程中顺便多认识几个字。
教的字一是经义中的字,二是速成的字,也就是码头上常见货物以记账所用的字与阿拉伯数字,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实用。
若正规教,那完蛋了,除了九经,说文,字林,千字文,还有三苍,尔雅,国语,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切韵等书,自己干脆将自己的家变成太学吧。
不过有这三本书比没有好。
然而宋九定定地看着刘嶅,问:“刘判官,开封府怎能有这个好心,不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