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果子(下)(3 / 4)
早很早起床,为吃一顿面条,实际也很苦的……
看到朱三在让学生回去,燕博士怒道:“朱三,干嘛,今天又是节假?”
“燕博士,是九郎让我这么做的。”朱三可不敢与燕博士顶嘴,连忙推卸责任。
燕博士愤怒地闯进来,责问宋九。
两人教育方法死板,但责任心比宋九强。
宋九一边烤着面包一边说道:“燕博士,这几天许多人家想让我扩召学子。”
“这个不易。”燕博士说起正事,一脸正色,不过他鼻子也皱了皱,显然闻到了面包的芳香味。
“是不易,但有志者事竟成,太乙书院、白鹿洞学馆如何?”
“好啊,为何提它们?”燕博士一脸向往,湖南岳麓书院与应天府雎阳书院还没有出现,但后来宋朝四大书院已出来两个,一个是南唐庐山白鹿洞学馆,南唐在唐朝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建立国学馆,又叫白鹿洞学馆,因为南唐比宋朝文学发达,被世人称为海内第一学馆。后周不甘落后,在唐高宗游嵩山所建行宫基础上进行改建,成立了太乙书院,就在少林寺不远处。这两个书院就是白鹿洞书院与嵩阳书院的前身。一南一北,被誉为天下最顶尖的两个学校。至于国子监,那是陪太子爷们闹着玩的地方,如何与这两个书院相比?一个是鲜花,一个是牛粪,一个是文人的天堂,一个是沾满世俗铜臭的所在。别看两个博士在宋九面前牛气冲天,但到了太乙书院去应聘,连一个普通教先生都不会让他们做。
宋九大笑道:“面包出来了,书院出来了。”
将平底锅掀开,面包烤好了。
“别急,”虽然看到色香味俱佳的面包,燕博士不由地咽了几口口水,还是将宋九拉住:“什么书院出来?”
“你想不想在京城也成立一个书院?你想不想做一个山长洞长或者副山长副洞长?”
想啊,可听不明白:“宋九,将话说清楚。”
“面包吃好了,书院也就慢慢出来。”
“什么意思?”燕博士更急,一个书院成立不容易,两大书院都是就着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的,还花了不少钱帛。不仅如此,得有大儒肯前去教,有师资力量。其次是图书,现在图书很贵,并且一些珍贵书籍不易搜罗,但书院必须俱备它们。最后就是维修与其他费用,比如老师的薪酬,教室桌椅的翻修,笔墨纸砚,一年得不少钱,不但需要国家帮助,还需要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