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将功折罪(2 / 5)
唐太宗硬伐高丽,最后是什么结果,国家又成为何种光景?”
“财力?”
“正是财力。为何我在朝堂上再三说节流,无论怎么开源,若不节流,财帛都浪费地用下去,真到了用钱帛的时候,国库却拿不出钱帛了。当今之即,难道是君王昏庸乎?难道是吕蒙正无能乎?难道魏羽在三司不称职乎?都不是。几年有灾害,又因为战事不停,国库积余不多,勉强支持这场浩大的战役。于是百姓苦疲。”
“好可惜的机会。”
“无妨,虽错过,以后还会有。而且凡事有利有弊,巴蜀盗贼蜂起,也有好处……”
“好处?”李继隆惊讶道。
“想一想巴蜀的旁户吧。不经此,不大破就不能大立。一旦巴蜀平定,太阳便能普照到那个风景美丽的所在。”
宋九在李继隆临行前说这番话,就是害怕李继隆好大喜功。
向上,敢战,是好事。
但这时候宋朝同样有些苦逼了。
因此必须要迅速休养息。
……
益王赵元杰尝作假山,花了不少钱。假山成,请僚属观赏,众皆叹其美。唯益王府翊善姚坦不视,赵元杰强迫他看,姚坦说道:“但见血山,安得假山!”
赵元杰大惊,这可不是好话啊,问其故。
姚坦答道:“坦在田舍时,见到州县督税,上下相急以剥民,里胥临门,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血流满身,愁苦不聊生。此假山皆民租赋所出,不是血山是什么?”
赵匡义正好也在命人造一假山,听说后说道:“伤民如此,何用山为!”
命人将两山一起毁去。
赵元杰一有错,姚坦便进劝,因此王府上下皆不喜。左右便教赵元杰称病不朝,赵匡义派御医来看,也看不好。于是召乳母入宫问情况,乳母不敢隐瞒,将真相说出。赵匡义大怒道:“吾先端士为王僚属者,固欲辅王为善,今不能用规谏,又诈称病,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未必如此,必尔辈为之谋。”
于是派人将王府胥吏抓起来,杖数士,又召姚坦说道:“卿居王宫,为群小所嫉,大为不易,卿但能如此,无患谗言,朕必不听也。”
姚坦从容答道:“臣闻宋公回,以为有边功。但不见自去年至今年,多处百姓流离失所,巴蜀乱象环生。若无此边功,用此钱帛宽民,何来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