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相(5 / 6)
即便是用了一些钱,然而值不值?”
不是值不值,太值了,就凭借这次风计划顺利完成,仅是辽东就杀伤了近十万辽军,就远远超过这个投入了。想一想宋朝那一次战役所花的钱帛,就是大捷的唐河之战与徐河之战,赏赐抚恤的钱帛也足以支付起这些年对辽东的支持。
宋九又说道:“他们终是野蛮女真人,哪里有这个远见呢。”
他本来想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那置折家与王家于何地。还是要怎么看。
古今往来,中国一直在养白眼狼,多得数得不胜数。
甚至美帝也养了一些白眼狼。
因此又说道:“外族无论忠叛,没必要太介意,总之,朝廷以后一定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一切为了壮内,若无壮内的需要,没必须为了所谓的万邦来仪,而耗内壮外,那么早晚会成国家的危害。”
赤裸裸的务实思想,功利主义!
“再说,万一他还有用场呢。武力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相信怨恨辽国的女真部族还有不少,乌玄明父子以后依然会有作用。”
赵匡义这才冷静下来。
其实说白了,就是相互利用关系,难道宋朝当真不顾自己的国家,硬扶持乌玄明成功建起新渤海国吗?
石普道:“宋九说得对,侯中勋他们做得很不错,虽然极个别人开始傲慢,但在这些学子与小吏带领下,辽东欣欣向荣,他们也深受各部族百姓的爱戴。可惜了,那么好的地区让辽国得到了。”
侯中勋他们做得不错,朝廷也没有亏待,国家缺的就是能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的官员,这几个学子与小吏回来后,立即授予各个官职,有知县,也有各州的幕职官,虽多是边区州县,但陆续得到任命,成为国家的正式官员。而且只要不犯严重错误,这个履历很辉煌的,以后上位会更快。
不过宋九倒是不在意这个。
书院子弟出现不少优秀的官吏,不说他在,就挡住了这些学子的前程,若没他在前面做盾牌,几个官员渠道的群体中他们是最弱势的。这些年的沉淀会起来很好的积累作用。一旦宋九退下去,那时候这些学子官吏就会强势的崛起。除非后面那个皇帝象赵佶一样的昏庸。但相信这不大可能。
他又说道:“无妨,与你想法不同,我反而渴望辽国人这样做,也许粮食多了,以后能丰衣足食了,说不定会使百姓数量急剧增加。但是论富庶,他们如何能及我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