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一(上)(3 / 5)
将自家的财产一些拿出来便卖,买来酒肉,犒劳三军。于是城中可怜的一些兵卒感泣,为之战。然而义军太多,秦传序知道不可避免城破牺牲,派人带蜡丸帛书送给朝廷,只说了一句,臣尽死力战,誓不降贼。
城破,秦传序投火自尽。
张馀又攻夔州,正好赵匡义派白继赟为峡路都大巡检,闻听后领数千兵士晨夜急行军,与夔州知州慕容延钊的侄子慕容德琛一道出兵,又让巡检使解守容腹背夹击。
农民军强大,那是训练有素的农民军,非是这支农民军。
瞬间义军大败,又因为地形原故,逃跑不易,被官兵斩杀两万多人,流尸塞川而下,水为之赤。
赵匡义下诏嘉奖。
江政上书,认为赵匡义这样做不对,这支叛军虽叛,但情有可愿,朝廷应以招抚为主,仅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要杀那么多人吗?
前面书上,后面下诏,贬为阆州知州。
现在去四川做官,那是何等的危险?
张昌言与江政同为书书院弟子,家就住在东水门内汴水南北两岸,又是同为三司官员,感到十分担忧。
“何惧哉!”
“就是你不怕死,也勿要连累九先生啊。”
都在称喟宋公,这个宋公就不值钱了。但这个先生二字只能在背后喊一喊,朝廷用了许多书院弟子做官员,随着宋九淡出,大部分弟子与宋九没有直接师生关系。但最早的那批学子却都是宋九的学生。
而且他们表现最为突出,资历又深,虽然比例占得少,然而重要官员中几乎一半书院弟子都能称为宋九的学生。
所以张昌言呼九先生,当然这只能在背下里说一说,不敢在外人面前称喟的。
“何解?”
“宋九先前就说戒杀,后来又替叛贼解说。你此举,有附和之嫌,如今九先生功高位重……”
举贤不避亲仇,谓之古人之贤风,可……别当真啊。几千年的中国,都是一个人情社会。江政黯然不语。
“我替你问一问宋九吧。”
张昌言借着办公事的名义,找到宋九,将来意简明扼要地一说。
宋九哈哈一乐,道:“你们都想偏了,这样吧,你与子难下值后一起到我家。”
“到公府上?”
“哪里是你们所想的那样,避嫌是必须的,可过份了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