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口袋(4 / 5)
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盈余。有,还是宋九才看三司账册时的盈余。
但这个盈余恰恰是宋九发起这场战役的财政底牌。
具体的情况萧挞凛不知道,他更不能与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这样的名将相比,甚至也远不如史上的李继迁。
于是判断出现失误,又说道:“如今情况撤兵肯定非是良策,我军集中优势,肯定能突破某一路,然而损失必会惨重,北方听说宋朝又让石普领手,他必会重重狙击,后面又是追兵,再加上之前的损失,能回去也是惨重的回去了,我国将危矣。如今只有一策,太后,陛下请后地图,宋朝于黄河之北布置了四路大军,南路只有一路大陆,似乎宋朝皇帝还要亲征,这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从登基时便想与我朝议和。而且兵士不象北方四路兵士,虽有少数轮戍的悍兵,但多数是新兵,战斗力差。澶州城又小,拿下澶州,我军渡过黄河,正好宋朝皇帝在野外,一举拿下,挟势兵临开封,宋朝国都必破矣。那时无论宋朝从什么地方调援兵,宗室与皇帝为我军所掳,宋朝必亡,或者分裂。此行大捷了。”
当然,损失仍很惨重,可得到了开封,将会收获多少财富,足以弥补这次损失。那样,南方中原再无一个统一的王朝,辽国要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如果仅凭表面现象,萧挞凛说得还有道理的。
萧燕燕与诸将皆意同。
甚至又做了一件更无耻的事,一边将大军发向澶州,一边继续让傻乎乎的王继忠写信给赵恒,两国议和。
议个鬼和啊,就是在史上若无李继隆,也不可能搭成议和!
萧挞凛说得对,澶州太小了,因此京城派出援兵,不得不驻扎在城外。
野战,辽国喜欢。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继隆被启用了,并且作为最重要的统帅,并且事先来到了澶州城下。
未来决战时,将有两个统帅,南路是重心,主帅是李继隆,北路则是曹玮。不过眼下口袋还没有完全扎紧,因此看上去是从七路兵马变成了五路兵马。
澶州城下,萧挞凛VS李继隆。
萧挞凛兵力超过二十万人,多是骑兵。
李继隆不足五万兵马,多是步兵,而且手下副将是石保吉、葛霸、从大名府赶来的孙全照,以及张旻等人。
石保吉还可以,孙全照更不错,然而除了他们,剩下的可以说去打酱油吧。
兵不及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