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结局(五)(2 / 6)
有收获了,甚至打到最后,多是金致阳带着高丽兵士镇压反对力量,宋军只是跟在后面划水,然后抢财货时却是比谁都积极,导致金致阳主动催促宋军撤退,俺不要贵国军队帮助了。
这节约了大量钱帛开支,不过因为先前动用的兵马,与人力物力规模庞大,因此后续的朝廷依然要拨出几百万缗钱做赏赐安抚。
对这一条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这场大捷仅拨出几百万缗支出,实际真的不算什么。
接下来宋九又说了东北未来建设的种种想法,高丽灭国了,新罗还是一团散沙,金致阳想平定新新罗,没有一两年辰光那是不可能的。再想恢复过来,那最少得要五六年时间。表面上东北几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对宋朝统治产生危害了,难道是鞑靼人,那根本不可能,闻听宋朝灭辽,特别与宋朝来往密切的北阻卜各部欢呼雷动。或者是乌古敌烈吗?也不可能,他们在辽国再次镇压力下,力量仍很薄弱,而且辽国也是分化治理他们的,导致他们相互之间仇杀不断。也许未来会有一个枭雄将这些部族笼在一起,然而只是宋朝继续在分化,那么这一百年都不会有那个枭雄能办到。或者说是北方室韦人,那是对宋朝不友好的,可他们人口基数太少了。
但宋九却再三说了东北危机重重。
若是不注意,甚至从内部就能重新崩裂。
然后又再次说了新罗,当年唐朝步步让,就是新罗策应高句丽内部百姓叛乱,逼得唐朝步步后退,所以宋九才将所有百姓一起驱逐到新罗,然而宋九断定,一旦新罗安抚后,必向宋朝索要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这是一个十分猥琐的民族,因此宋九刻意将疆界划分得无比清楚,甚至于在海上的疆界都划了出来。若是有这种情况,朝廷千万不能让,让了一步,他们便会设法逼宋朝让十步,百步,千步……高丽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那样,今年用兵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说了很多,包括教育,水利,农业,民生,道路,商业,矿业,主要还是民族事务与军事,甚至包括如何处理大漠的政策。
实际它就是宋九替宋朝以后治理东北的一个尺标,虽然辽国灭了,但还是那句话,北方稳,天下稳,北方乱,天下乱。
最后一件事则是移民。
朝廷口号是齐。
然而没那么容易,因为北方如今还是部族制,这要看,如果仇杀不断,生存环境恶劣,部族制度就比较牢靠,如大漠各族,如南方大山里的各个蛮部,然而部族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