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因祸得福(3 / 5)
但这个人偏偏是赵昭,是自己的死对头,两人的年纪相差并不大。偏生妹妹对他又一往情深,这叫什么事啊?
耶律浚很崩溃,母后的这一举动,实在让他难以接受。对手赵昭岂非成了自己的便宜父亲,奇耻大辱啊,如何能忍?
报复,惟一的办法就是报复,必须要让赵昭付出惨痛的代价!
只有赵昭死掉,这件事才能算完结,否则他心里总会很膈应!
出兵南征,本来至少要一两年后的事情,如今便的刻不容缓。只要一想到母亲与赵昭之间的私情,他的心里就涌起强烈的仇恨和恼怒,完全击溃了他的理智。
耶律浚不会去想,在耶律乙辛叛乱这件事上,赵昭救了一家子的性命。他没有半点感恩图报之心,有的只有耻辱和仇恨。也不会思索此时出兵会是什么结果,会对辽国和宋朝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风险与结果已经不在耶律浚的考虑之列,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仇恨与耻辱!
一切都不重要了,雪耻才是第一要务!
出兵,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马踏黄河,斩首赵昭,否则这奇耻大辱难以洗刷!
……
……
萧观音坐在宫殿里默然不语,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她终于知道,是他的提醒,救了自己一家子的性命。萧观音并不在意所谓的未卜先知,她更看重的是这份牵挂的情分,至少他还会记得自己,关心自己的安危。
感动?也许心里却是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很快,内心就被自责所充斥。她清楚地记得,丈夫死在自己怀里时的模样,还有那一番真正的致歉,唤起了搁置许久的夫妻之情。
为人妻,怎么可以想着别的男人呢?尤其是丈夫去世了,自己作为一个未亡人,成为辽国母仪天下的太后。既为太后,就该垂范天下,岂能有私情?岂能因为心中的妄念而玷污了辽国国体?
萧观音决定彻底忘记赵昭,今生今世是不会再有交集了,当年只是一个偶然的意外,改变不得,自责也是无用,如今已经彻底过去,永远被遗忘。
可就在萧观音要彻底观望记忆之门的时候,儿子耶律浚将残忍地将其挖了出来,放在她的面前!
面对儿子质问的时候,萧观音没有否认,她根本没有底气否认,她也不是一个善于做伪的人。
看到儿子瞬间阴沉的面庞,几欲杀人的眼神时,萧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