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二章 终章 我的江山,如诗如画(3 / 9)
,无论是疆域、兵力、经济、文化都多有变化。正统元年,河西收复之后,景思立与赵元凯率军进入西域,用两年时间将天山南北纳入大宋版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再次出现,中原王朝的西边疆域再次到达葱岭。
至于南方,正统五年,交趾弹丸之地再次蠢蠢欲动,大将军郭逵再次率军出征。这一次,在白练江大败交趾主力,大宋生生追到了占城海边,将交趾王斩杀。宋军随即行动,将整个中南半岛纳入大宋版图。
回师时,郭逵意外发现当地的稻米产量很高,故而引进到了大宋,占城稻开始在大宋南方各州县广泛种植,产量提高了不少。
如此一来,西南部的大理被大宋两面夹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还时常受到吐蕃的部落的侵扰。正统九年,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上表臣服大宋,西南之地归属大宋,赵昭立即册封其为滇王,并询问段正明有没有一个侄子叫段誉,不知道会不会六脉神剑?
高原上的吐蕃,还是在四分五裂中,稍微强大一点的董毡所部,一直向大宋称臣,安分守己。赵昭没兴趣攻伐高原,葬送士兵的性命,一味开疆拓土,眼下的大宋没有这个必要,赵昭不想死后落下穷兵黩武的骂名。
至于东北的疆域,则止步燕云十六州,由狄咏驻守,多年来已经打造出一条牢固的防线。赵昭对于疆域已经没什么野心了,但是十六岁的太子赵鸿却有想法,随着大宋水师的不断发展,沈括逐渐改良,将火器安装到海船上之后。
赵鸿便有心思,派舰队前去教训一下高丽王,不要以为隔着海洋,就可以嚣张,不把大宋放在眼里。然后还可以顺带进攻辽东,完颜阿骨打和顾东平,对那里颇有兴趣,愿意为先锋。
对于儿子的行为,赵昭不反对,甚至还说,既然要出海进攻,可以考虑下高丽再往东的四个大岛屿,大宋不介意在那里多几个州县。
至于辽国,早已大不如前,其存在丝毫威胁不到大宋。反而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其他的游牧民族,让他们之间相互内耗,大大缓解了大宋的边防压力。
而大宋以互市贸易为手段开展的经济和文化入侵效果很不错,辽国对大宋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搞的地步。赵昭很开心,也注重礼尚往来,每年都会送点龙井茶去上京,据说萧太后很喜欢。
赵昭等人本来是坐船走水路的,结果到了泗州之后,水路便不通畅了。大宋的经济快速发展,南北的物资交流越发的频繁,货物运送需要也更高了。尽管运河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