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3 / 5)
形式,可见编辑部贯彻了务实的工作作风;说会议高效,说明社长带出一个实干的团队,面对转制契机,相信这个实干的团队也能够迅速转变思路,适应市场。
最后,话锋一转,我来教育局时间不长,但我尽全力对这本杂志做了调查和了解,大家都是媒体从业人员,我们生在变革的时代,纸质媒体未来怎样,谁都不能准确预知。但无论何时,公众都有获取信息的需求,纸媒是一个平台,我们是信息的提供者,有朝一日,平台换成别的,信息不再印在纸上,我们依旧是信息的提供者。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变迁,提供公众需要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即时的信息,提供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信息……
李清一听闻此番论述,心下也吃了一惊。不知是当了领导练就了鼓舞人的本事,还是本就是这块料,才当上了领导。
总之褒扬中指出不足,鼓舞中提出要求,绵里藏针,要求杂志社对部分选题再做调整,只是不必再开这种大会,具体调整再和总编、社长商议。
基层员工大喜过望——总之选题会开完了,每年扒层皮的例行程序结束了,后续爱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吧。
散会前,办公室主任宣布采风日程:此行采风目的地山东,明天各自做准备,隔日出发,日程一周,回来放假,直至学校开学。
这事早在选题大会召开之前,杂志社就七嘴八舌讨论过了。买火车票、联系旅行社、行程安排,都是边讨论边做的决定。
所以全体参会人员,对这个通知都不意外——除了杨劲。
他连创刊号都翻了,却不知道杂志社有个每年一采风的传统。
会议气氛轻松起来,几个女的商量要不要带游泳衣,男同事研究火车上带什么酒,连社长都问芽姐,去哪买遮阳伞和防晒霜,他紫外线过敏。
杨劲被冷落了。他看向李清一,她正跟旁边的同事聊山东大馒头,同事说,山东的馒头,山西的面,喜欢主食的一定不要错过……
众人没有散去的意思,杨劲率先离席。
背影消失在门口时,办公室主任才意识到,这次采风没有请示局领导,现在火车票和行程都订好了,当着他的面,直接宣布了,这事办得,有那么点不稳妥。
※※※※※※※
此后的某一天,篮球群又组织打球。
男生先打全场,火过为灰没上场,换了衣服在场边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