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5)
杨劲默然走去私汤池接电话。
杨国强极少给儿子打电话。父子交流最频繁的时期, 就是处理完许言午后事, 杨劲不依不饶查找杨国强“杀妻”证据期间。
关于杨国强更改出访日期的理由及相关细节,杨劲追问再三, 杨国强解释回答, 滴水不漏。
到后来,父子二人单独相处,已经没有别的话题,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就剩下那些话。
有些是事实, 有些是无从证明的过往。
杨国强说:“这是工作, 是开会讨论的结果, 不是我一个人能定的事。你高估了我的能量,就算我能改时间, 我也改不了飞机航向, 我说一百遍,也是这话。”
杨劲表情干涸得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许言午出事后,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 舆论趋近两个方向, 一个追究飞机失联的原因,一个挖掘遇难人员的身份。
随着失联时间无限拉长,新闻事件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可杨劲的焦虑地日甚一日。
也是那个时期,他连续几天无法入睡,只有依靠助眠药物。但面对父亲时, 又像一张被拉满的弓。
No news is good news.这句话一开始频频被媒体、公众提及,也有人拿来安慰当事人的家属。杨劲听过不下五十次。
可当事件无声地沉下去时,他心底的怨却浮了上来。
你们都在说风凉话,死的不是你妈,你们当然可以默哀三分钟,然后心底无私、诸事顺遂,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在他眼里,杨国强也没有例外。
许言午凭空去了,全世界只留下他一人,至亲骨肉,沉湎不得善终。
网上不乏过激言论,有人说:“升官发财死老婆”,这位杨副×长把好事全占了。
看到这样的话,他更加怨恨杨国强。这是没办法的事,他的爱和恨都要有个明确的指向,不需要理智和逻辑。
另一方面,许言午生前跟杨国强的夫妻关系,在杨劲看来算不上剑拔弩张,充其量是“淡”。这种“淡”,杨劲成年后看得一清二楚。
杨国强把职场身份看得比什么都重。杨劲小的时候,杨国强偶尔还能回家吃顿饭。年幼的他隐约意识到,母亲很珍惜一家三口共尽晚餐的机会。
等他读小学、中学,父亲的戏份渐渐淡出,只剩下来去匆匆的一辆黑色轿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