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6)
里,面前就是安检传送带。
这本是一次疏离的分别,李清一随时可以把包放上传送带,自己走过安检机,消失在流云般的过客里。
可杨劲钉在那,双手插兜,孑然一身,虽身处陌生城市人流枢纽,却毫无怯意,他没有走,也无意留人。
李清一再次掏出手机,放在耳边。
客流高峰,逆人流走出去就过于刻意,她眼看他掏出手机,接起电话。
“我走之后,你去哪啊?”他此行来青岛,多少跟她有关。
杨劲转身,看了看站前广场,又转过来:“跟你有关系么?”
李清一突然想起,上半年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母婴室里,杨劲对她说:“你以后,某一天,再进来这里时,适当地想想我。”彼时她觉得一切向好,现在回想这句,明明对方已谋划退路。
“对哦,没关系。”作势要挂断。
杨劲突然说:“李清一。”
李清一等着,他却傻站着不再说话。两人隔空相望,李清一为调节气氛,挖了个老梗:“要不你跟我进来?”
杨劲心下微恸:“你让我进我就进?”
“青岛离J市不远,肯定有直达车。”
如果不是考虑到公共区域安全,杨劲一定会选择自燃。
※※※※※※※
青岛一别,杨劲没再出现。
李清一回到北京,被老师提溜着,时而戎装出入高档酒店,时而褴褛扎进田间地头。
老板是个把时间按分秒计算的女人,她拿到了那块地的十五年经营权,就恨不得上午建楼、下午装修、明天开门营业。毕竟十五年的使用权真金白银花出去了,每搁置一秒都是赔本。
但凡人总有弱点,老板的弱点是,只有一腔热血,没有缜密计划。
她坚信自己的方向正确,儿童游乐设施、文化科普、成长体验必然大有作为,但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一切创意设想都要落实到实物,土地怎么规划、建筑如何布局、内部装修成什么样、如何分区、营业类别定位成什么……这些都还飘在空中。
经过一周多的探讨、调研、头脑风暴——老师觉得这么长时间没动一砖一瓦简直是对自己才干的侮辱——她终于经别人介绍,物色了一家“十分靠谱”的规划公司,当晚就要带着墨白、清一去会见公司老总。
虽然工作冲淡了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