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5)
听了封缘的话,刘育伟立马张开大嘴一笑:“你看看,你看看!我就知道封缘和我的看法一样。她是编剧的亲闺女,她说了不算谁说了算?”
黎秋川和她对视一眼,瞳孔像是滴进了一滴水珠,震荡之后瞬间归于平静,封缘不禁偏移了视线,下一秒唾弃自己她怕什么怕,于是又直视了回去。
黎秋川转过头,缓声道:“刘导,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我认为这个剧本与其说是描述陈海的一生,倒不如说是以陈海视角写的原配的一生。这本书的结尾,以原配的口吻写出她的无奈、她的苦涩以及最后的释然。我相信作者是一个大度、温柔的女人,我也相信在她的眼里,陈海绝对不是一个片面的冷酷符号,他有血有肉,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他话音刚落,刘育伟的胸膛狠狠地一起伏,瞬间静默。
是了,他竟然忘了,这本不仅写的是陈海,还有原配周秀仪。他太过于把封振海代入,却忘了以顾颐的性子,她能写出这样的剧本,绝不是旁人想象的“怀恨在心”,而是“释然”、“放下”。
因此对“陈海”的解读,也绝不是这么片面的的冷酷,想到自己身为好友竟然不如一个小辈看得透彻,他面上就忍不住发红,连连叹道:“对,你说得对,是我偏颇了。”
众人惊讶,这是....战况逆转?
封缘也是一怔,她没想到黎秋川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没想到最了解她母亲的,不是她这个女儿,也不是多年的好友,而是他。但一想到黎秋川写的那满满十多本的读后感,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她抬头看向对方,对方低下头看剧本,纤长的睫毛在风中颤动,竟没有丝毫得意之色,她不禁心下微动,道:“你说得也对,这本剧本是我母亲的心血,她虽然身体纤弱,但为人清风朗月,笔下的人物也定是客观的。有血肉的。我解读剧本掺杂了大量的私人情感,竟然不如你看得透彻,实在是惭愧。”
她头一次一口气和黎秋川说这么长的话,还这么真情实感,实在是叫人惊讶。
黎秋川不禁抬头看了她一眼,眼尾微挑,笑意盎然。这一眼让人灼灼不可逼视,封缘下意识地偏了下头,他没有逼迫,而是转过头道:“那刘导,我去准备了,一会儿咱们拍下一条。”
刘育伟拍了拍他的肩,让他走了。
黎秋川走后,封缘和刘育伟坐在一起沉默。
刘老头看了她一眼,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