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六十四朵(1 / 6)
四年。
挂断电话后, 池乔一脸为难, 室友见状问:“谁打来的?”
“报社的池主任。”
“就那个很欣赏你,和你一个姓的美女主任?”
池乔点了点头:“池主任的公公写了一本小说,准备自费出版, 上周她把这本小说拿给我和其他几个人看。刚刚她打电话约我们几个明天晚上和出版社的编辑吃饭,饭后开座谈会,让我们每个人讲一讲意见,她公公按照我们的意见修改。”
“这不是坏事啊,还能认识人, 咱们以后要做记者,人脉多重要。你为什么皱眉头?”
“她公公那小说写的……我不会说恭维话,这种应酬不适合我。”池乔很不想去, 可也不会拒绝。
“写得很难看吗?”
“她公公年轻的时候是学者,理工科的。后来下海经商, 生意做得很大。现在退休了, 闲来无事又去写小说了,乡土题材。”
“哇, 跨度这么大?”
池乔咬着奶茶的吸管笑了笑,智商再高、再成功的人都会有短板, 这位傅老先生的短板大概就是写作,她明天可不可以找借口不去……
Z大的硕博楼是两人宿舍,条件比本科宿舍略好一些, 池乔大四确定被保送后, 不愿意闲着, 便去报社实习。她从没为了出风头越级递过报告,每次都留到最晚、默默整理器材,因为话不多,刚开始她在一众实习生里并不起眼,时间久了,能力就慢慢突显了出来——无论采访对象是名流还是需要帮助的人,总能很快接受她、对她打开心扉。作为记者,能让被采访者感到愉悦和舒适,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赋。
池乔在报社实习了半年后,这位很欣赏她的池主任便建议她先工作一年,明白了自己的短板,再带着目的地回学校念书。池乔听从了她的建议,向学校申请了延迟一年入学,到本科毕业后的第二年才读研一。
研一的课程紧张,每天平均要上半天课,算上大四,池乔已经两年没有正经读书了,开学后她便不再去报社坐班,转为特约记者,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
下午没课,和室友一起吃过午饭后,池乔没回宿舍,让室友替自己把书带回去,独自乘地铁去主城区给秦妈妈挑生日礼物。大三的时候,秦蔚去香港的大学交流了一年,毕业后就直接申请了那所大学的研究生。念完研究生后,秦蔚留在了香港工作,原本打算待够七年、拿到永久居民身份证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