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掮客(3 / 4)
因为其所造成的污染,恐怕即便花几百年也难以彻底消除。”
“那我就坚决不同意这个项目落户湖岭。”姜云辉断然道:“杨叔叔,你也应该向上头反应一下,湖岭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一旦这个化工厂进入到湖岭,必将对湖岭的发展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这个无需你多说,我都会表达我的意愿的。不过你也要作好心理准备,陈总理一旦决定了的事情,是很难更改的。况且,这也是他上任之后拍板的第一个大项目,倘若处处碰壁,你让他这张脸往哪儿搁啊?”杨卫国似乎对姜云辉的提议并不看好。
“难道说一张脸就强过湖岭上千万人的健康?”姜云辉忿然说道。原本他对陈总理的印象还蛮好的,总觉得陈总理是一个有魄力,能干大事的人。可就这聚乙烯化工厂的事,却将这些印象全都破坏殆尽。
杨卫国就摇摇头,说道:“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你以为聚乙烯化工厂的危害陈总理就不知道吗?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就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对于聚乙烯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国家产能不足,不得不依托进口。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兴建聚乙烯化工厂也是迫在眉睫的事。相较而言,上大规模厂,总比小厂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姜云辉就语塞了。所谓所处的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或许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当了市委副书记后,他也才能真体会,为什么许多老百姓看来很简单的事,政府却往往素手无策?许多时候并不是政府官员不作为,而是许多事情根本就是在作艰难的抉择,不论如何选择,都会有许多问题。
就拿当初那么困难的时期,许多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可中央领导却执意要举全国之力来发展核武器一样。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穷兵黩武,可历史却证明了,如果没有核武器,不论经济多么发达,中国永远都跻身不进世界大国的行列,也无法震慑四周宵小。
因此,或许从陈总理的角度去考虑,兴建这个聚乙烯化工厂只要能够缓解国家发展对于聚乙烯的短缺问题,那即便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也是能够承受的。况且,这所谓的污染也只不过是一些学者的分析和猜测,并不一定就真会如此严重。只要花大力气配套完善的治污设备,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但对于姜云辉来说,发展是永远的主题,并不急于这一时。而一旦环境污染了,想要重新治理和恢复,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