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意谋天下(3 / 4)
接着邓云秋讲了一段关于胡易明的事。
如果这段故事让胡之然来说,开场白肯定是我这老祖宗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胡易明还真当得起人才这两个字,还不走寻常路。
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已经难能可贵了。出身江南胡家的胡易明却从来不愁吃饭。
离开了江南胡家独自闯荡就没走正道,坑蒙拐骗是什么都干,一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奶就是娘的典范。
坑蒙拐骗得来多少钱已经无法计量,可以用家财万贯来形容了。
这些胡之然早就有所了解,这老祖宗,放在现在也是个十全十美的奸商。可听了邓云秋的话,一向贬低自己老祖宗的胡之然竟然有些肃然起敬了。
胡易明到靠山村之前就开始出手手里的各种宝贝,胡之然想当然的认为,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胡易明这样做也算方言当时的形式最明智的选择。
很显然,胡之然轻看了胡易明。胡易明用换来的钱大肆收购粮食。化名胡天成的胡易明当时在宁江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大善人,施粥铺子就有十多个。
胡之然咂嘴说:“你说这人啊,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要说胡易明这个老祖宗是坏人,那些粥棚怎么解释?也不知多少人因为这一两口饭活了下来。要说他的好人吧,也不对,这些钱还有一点是正大光明来的?”
邓云秋轻笑,接着道出故事的下半部分。
胡易明的善举当时传为美谈,各地收粮美名远播。也是有不少忧国忧民的地主,把粮低价卖给胡易明。
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胡易明远没有想的这么简单,收了十石粮粥棚一两石,剩余的全都倒进了积粮坑。
“要这么多粮食有什么用?”胡之然奇怪:“用不了这么多还不如手里握着黄金古董,至少保值啊。”
邓云秋说:“这件事我跟你爸分析过,虽然不能言之凿凿的肯定是这么回事,但也八九不离十。”
根据胡启文的分析,胡易明下的这盘棋太大,简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知,以谋一隅得意谋天下。
邓云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古往今来,老百姓为什么造反。
邓云秋没过多的解释,剩下的就需要胡之然自己发挥想象力了。
胡之然嘴里呢喃:“因为要吃饭,有饭吃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
“那后来呢?”胡之然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