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挺有意思(4 / 6)
吧?
若非深仇大恨,老张怎会如此折磨自己呢?
其实哪怕人群里没有人在刻意引导,不少人也都已信了老张并心存同情。
郡主和王侧妃再有钱,也不可能对几万两都还不动心吧?更何况,两位听说都与安王殿下有些不对付。故意拿走银票,说不定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毕竟,皇上为了安王的银子已经发了几次怒了。
但无论如何,老张死得太惨。老张家里也太可怜了。这是连难民都没得做,要沦为乞丐啊!
“看,老张连丢了的那宝盒的造型也已画下来了。说那盒子的锁不好开,老张让发现他尸首的第一时间赶紧报官,按着那盒子的线索去追查,定能一举抓获犯人!”
众人发现,每一张血书的背面都画有一张丢失宝盒的图样,从花纹到形状,所有细节都清清楚楚,就连尺寸也都标注过了。
有朱常安的老奴很快便一口咬定,那盒子他见过,是安王殿下所有,当日离京前特意找了名师打造,是安王用来存放贵物的,并未带离京城,却不想是留在了张管事身边……
由于张管事的住处属于府中下人区,距离王府的前庭后院都有一些距离。所以皇帝留在安王府的那帮侍卫赶到时,事发地已经聚了不少人。事情也已传了个沸沸扬扬。
想要封口已经来不及。
令人咋舌的,是已有人第一时间带血书去报官了。
宫中侍卫们并未阻止,他们知晓皇上在追查那几万两,所以这事他们不能插手。
就这样,消息还在扩散,也就半刻钟的功夫,整个安王府的灯全亮,在尚未苏醒的京城里犹如启明星一般引人瞩目。
而安王府门前的喧嚣,更是一下就引起了关注。
这个时间,正是诸位官员的上朝时……有心人一引导,附近正入宫的不少官员都被“顺路”给顺过来了……
不但官兵来得快,今日仵作也跟踩了风火轮一般来的快速。
仵作验尸后,很快下了判断。
说张管事离世时间大概是在大前天的晚上。从其留下的字迹力度和准度来判断,应该是先放了少许血液,一点点写下了几十张控诉血书后,才开始大量放血,以指蘸血,涂抹于各处来控诉,而后其神志渐渐涣散,所以脚步虚浮,一步步拖着身躯到早已挂在横梁的绳索前,用最后一点力气将自己挂了上去……
总之,在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