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能否共存?(2 / 4)
直入,忽然道,“还是,必须分个你死我活?!”
他这么干脆直接的问出这样的问题,简虚白虽然仍旧神情平静,目光却闪了闪,微笑道:“陛下该知道,臣虽然姓简,现在却被认为是锦绣堂之后。”
言下之意,他现在是站在世家门阀的阵营的。
那么他当然不可能在皇帝面前,表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共戴天的罅隙——这跟直接跟皇帝说“我迟早要造反”,有什么区别?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一家一族,撑起一个皇朝的事情。”肃泰帝闻言,摇了摇头,却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毕竟中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宗室即使枝繁叶茂,相比这泱泱天下,终究只是少数人。何况宗室子弟,也是有贤有愚,若不问才干人品,只因血脉便任其为官,到时候弄得乌烟瘴气,天下民不聊生,于宗室而言,亦是自掘坟墓。”
皇帝缓缓道,“所以,欲得长治久安,皇室,终究还是需要与士大夫同掌这天下之权的!”
“陛下圣明。”皇帝这番话,等于是否决了君主的“乾纲独断”,肯定了臣子们的分权,简虚白不管信不信,自然也要有所表示,他温和道,“只是为臣者,总是要全心全意,为君上分忧,方合君臣之道。”
——即使皇帝发自肺腑的认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现在这天下的士大夫,也不是只出自世家门阀了。
相比底蕴深厚、关系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庶族官宦不但更好用,而且当不需要他们时,打下去也更容易更安心。
所以做皇帝的有什么理由放着庶族官宦不亲近,反倒会转过来扶持、或者容忍世家门阀呢?
“燕侯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好!”肃泰帝听出了简虚白的不为所动,却微微颔首,“有道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虽然出自揭竿之人,但换成平常也不是用不上:为君者是否贤明,看的是他是否尽到君上的责任,是否给予这天下太平安康;为臣者是否合格,看的是他是否尽忠职守,是否对得起朝廷俸禄!”
年少的皇帝平静道,“至于说他们的出身,其实并不重要,不是么?!”
“陛下英明。”但简虚白仍旧语气平淡,“寒门子弟,若有惊世才华,亦可一飞冲霄,不外如是。”
话里的意思:就算皇帝不存心打压世家门阀,望族与庶族的人数对比放在那里,即使望族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是才子,庶族一百个里才有七八个人是读书的料,可是那也架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