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择立肃泰帝的真正缘故(3 / 6)
“四年前大军自乌桓凯旋而归,上上下下都以为,这场战事,若非燕侯等数人被俘,又有种种内情,决计不会打那么久,所以大睿依然强大得不可战胜,根本没必要担心四境安危!”
“但实际上……”
肃泰帝冷笑出声,语气也尖锐起来,“换作了大睿初年,太祖皇帝陛下还在时,或者退一步,惠宗皇帝陛下在位、开国的老将们大抵还在时,借乌桓十个胆子,敢对我大睿不敬?!”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蛮夷胡狄,当年哪一个不曾跪在太祖皇帝的马蹄前,俯伏哀求,自居奴仆,以求苟全性命!这才经过区区三十多年的休整,就不安分了!”
“因着乌桓之灭,他们应该还会再安分一段时间。”
“但如果我等继续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安分下去,可就不好说了!”
少年皇帝说到这儿,下意识的看了眼宫城外冀侯府的方向,眉宇之间掠过一抹哀色,“尤其是,朕的外祖父,冀国公‘病逝’,开国时候的老将,那些一度杀得四夷望风远遁的将帅,现在还在人世的,不过莱国公一人!”
开国时候的将帅,当然不可能个个短命,以至于只有冀国公跟莱国公活到了近年。
要说到这些人的凋敝,还是要提到显嘉初年的那场杀戮——惠宗皇帝的子女太多太多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婚娶来往,皆是高门,而开国之初的高门,除了一干功臣之外,更复何人?
所以当显嘉帝向着异母兄弟姐妹们举起屠刀时,这些人家统统遭了殃!
其中不乏那些“一度杀得四夷望风远遁的将帅”。
那时候显嘉帝特意留下了冀国公与莱国公,因为他能登基,大抵赖老冀国公之助,而莱国公,一则幸运的没有跟皇家结亲,未曾卷入这场风波;二则,他是显嘉帝专门留下来辖制冀国公,以防国中除了苏家之外再无能够镇压四境的老将可用。
“然而莱国公久已不问世事——即使他老人家愿意再次出山,以他的年岁,又能支撑几年?”
“而这两位长者去后,我大睿,近年可有什么出色的将帅?!”
“若以冀国公与莱国公两位相比的话,自然是没有的。”简虚白表情晦暝,淡声道,“毕竟大睿自从惠宗皇帝陛下之后,唯一的一场战事就是讨伐乌桓——名将良帅的光芒,不在沙场之上,如何绽放?!”
肃泰帝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