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十年(2 / 5)
一位在逃王子的一家及重要部属。
这位王子的伏诛,意味着狄历最后一个重要人物也丧命于大睿的屠刀之下。
即使还有极少数族人逃逸在外,然而经过朝堂上下的推测,如无意外,这部分人已经无力回天——从前赫起就与中土征战不休,经前魏、前雍到本朝,中间打过仗和过亲,屠戮过被屠戮过……战战和和了数个朝代的狄历,已经可以确认已被从这方天地之间覆灭!
而大睿的四境,除了狄历之外,再无其他强大到可以威胁中土的异族。
实际上那些小国因为国小民寡,一直都是抱大腿的角色。
狄历强大时,他们就投靠狄历;中土崛起了,他们马上称臣纳贡——从大睿建立到现在,他们一直都以大睿的属国自居,根本没有出兵的理由。
也没有出兵的必要——这些小国想要威胁到大睿,怎么也得几十年,至少三五代人之后,还得建立在大睿衰落的基础上。
如肃泰帝所言,后人不争气的话,前人再给他争取一个花团锦簇的好环境也是无济于事。
还不如留着这些目前十分乖巧的小国,也免得后人过于无忧无虑,一个不当心就朝昏君上面发展。
如此没了外患,君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朝堂上来。
有太祖、惠宗以及先帝显嘉这几朝的例子,大家很难不担心,新一轮的朝堂之争,要开始了。
借着狄历之战,巩固了地位的肃泰帝与简虚白,是否可以继续和平相处下去——很多人都不好看。
今年已经是肃泰九年,也就是说,肃泰帝做皇帝,已经快十年了。
曾经的稚嫩与生涩,都已在时光的流转与磨砺中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日渐隆重的威严,与越发高深莫测的上意。
前朝老臣们私下里议论,肃泰帝是越来越有显嘉帝的模样了。
甚至有莱国公那辈的老人,悄言他颇具睿太祖年轻时候的神韵。
这些肖父肖祖的言论,无不流露出一个讯息,就是肃泰帝已经从早年的明君之资,形成了真正的明君风范。
他的潜力,已经变成了实力。
而一个有实力有抱负的皇帝,会容忍简虚白这样的权臣,继续盘桓朝堂,与自己分庭抗礼吗?
问题是,以袁雪沛对肃泰帝的了解,这位皇帝即使当真想要过河拆桥,跟简虚白翻脸了,也未必会采取这么明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