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相见(5 / 10)
朴同为给袁相野报仇,在皇后隐名埋姓还是伍十三的时候,在军中给她下了不少绊子。后来在京里,又试图聚众杀害慧娘不成。
萧护登基,心里最过不来的只怕还不是临安郡王,而是袁朴同。
他对镜子照照,不到四十岁的人满头白发,如高山顶上的白雪。这是他从先帝手中领过金虎军副帅以后,为守关城一天一天白的。
萧护没有和袁朴同算旧帐,而是封他为副帅,是知道他的一片辛苦。没有袁朴同死守关城,也就没有关内打得那么自如。
这副帅,袁朴同痛苦无比。
袁相野的仇恨一直在他心里这些年,没有一天他不想着有一天把萧夫人,当今的皇后宰了。他一直认为是袁相野和伍十三抢功,才死在伍十三刀下,结果皇帝登基,当天絮絮叨叨把先帝骂了半天,把前国舅邹国用骂了半天,就快咆哮如雷。
这些话,由别人口中传到袁朴同耳朵里,他如雷轰顶。按他对袁相野行事日程的了解,皇后封氏父母之死,是袁相野奉国舅之命所为!
那就不是皇后和自己兄弟争功而杀,是皇后为父母报仇,有意而杀!
袁朴同不能不想到自己为着兄弟仇恨,在心里十几年还记着。那皇后是灭门之仇,她杀袁相野是应该!
十几年的恨,原来别人才是真仇家!
这种痛苦,这种自己错了十几年的痛苦,让袁朴同没有奈何的接下萧护圣旨,领了副帅大印,却不肯上奏折道谢,萧护也没有怪他。
一个人的先入为主,是不会轻易改变。再说萧护当皇帝,很多人不服气,袁朴同就又恨萧护为妻子起兵,不算真男人!
萧护小心翼翼,直到登基后才说那一段旧事,就是不愿意担上为妻子起兵的名声。在风花雪月的人看来,为妻子为情,很浪漫。这是一件不妥当的事,就没有想到。
为天下,为黎民,为息干戈……。这全是事实,都比为皇后起兵好听!
先帝不好,为臣子的应该是先劝谏!
萧护不劝,是有一个寿昌郡主,导致邹国舅护短,皇帝偏心偏向,伤了萧护的心,让他不相信先帝。
可他没有劝谏,在先帝活着的历史上,没有萧家为封家喊冤枉的那一笔,虽然喊了也白喊。
可是毕竟没有喊。
然后石明造反,天下大乱,萧护震京都,诸王猜忌,逼上梁山,萧护登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