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勤政殿皇上钦点一甲,三郎高中状元郎(二更)(2 / 6)
考生自辰时与宫门前等候被辅考官带领,进入内宫晨光殿前,经过,点名,进入晨光殿。再经过散卷,赞拜,行礼等程序后,颁发策题。
策题约三百字左右,由翰林院院守遵皇帝口述,写下题目,再行拓印一百零九份。原稿在皇帝手中,所有贡士拿到的考题,均属拓印版。
而所有的考题的字体方圆有度,撇捺规正,为方方正正的小体正楷,没有让人认不出来的道理。
而考生答题,字体也有要求,必须要方正,光圆,乌黑及体大。不允许用狂草,不允许字迹不清晰一带而过。
整个晨光殿,主考官八人,翰林院两人,礼部两人,皇帝亲指最有资格的老臣两人,再就是丞相一人,加太子太傅一人。
期间,皇帝没有出现。
考生自辰时入殿,夜暮之时离殿,交卷后,卷子直接由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最后封存,第二日开始由八名读卷官开始判卷,判卷的方式,不是打多少分,而是写‘甲乙丙丁戊’这五种评分,最后得甲最多的为最好。
判卷时间仅仅三天,这三天,这八位判卷官员基本是日夜不休的在读卷。
他们只能看到卷的内容和卷的字迹,所以,即便是最后有两个是一样的,字写的好的那一个,就会被评一个好的名次,所以,平时,他们的夫子,都会特别的强调多练字。
最后一百零八人的卷子都会按成绩排名。
这些判好,考官们会填一个试榜,就是内部的考官们和判卷官们看,然后还要一一核对卷的内容和所判的成绩是否有出入。
等核对一遍后,才会把前十名的卷子递交皇帝,让皇子钦点出一二三名来。
然后,第四日,皇帝会在勤政殿亲考这十人,点出一甲的三人,最后填总榜,宫门前高挂金榜,这就是最终的甲榜了!
今年的贡士一百零八人,以成绩排名,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三人,三甲七十二人。
所以,基本上,榜单上,前三十六名,就是一甲和二甲了,三十七名开始,就是三甲。
所有参加殿试后并上榜的,都被称为进士。不过,这一百零八个贡士,只要不是策论写的太偏激太差的,是不会落选的,基本就都是会被赐进士出身,而一甲的三人,则会被称为进士及第。
尤其华金龙如今正是给太子选左膀右臂的时候,一百零八人,不算多,都有用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