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上这种事,真能叫人一头碰死。
巧的是当下国家又一次发生经济“过热”,出现了所谓“三突破”,职工队伍迅速膨胀,使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大部分留城。
方立新就这样通过工厂招工留了下来,成为一名光荣的棉纺厂工人。
相比远在黑龙江农村的大表哥和正在谈婚论嫁却闹的家里不可开交的大表姐,方立安不得不感叹她大哥运气真好,有时候真的是“时代成就一个人,时代又毁了一个人。”
轮到她大姐方立平时,方立安再次感受到了命运的捉弄。
一九七三年一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提出采取经济“紧缩”政策,其中一条措施就是严格控制职工总数的增长。从那时起,一直到一九七五年方立平高中毕业,城市中学毕业生的出路,都是以上山下乡为主。
看着家人为自己将要下乡的事愁苦不已,方立平只得安慰他们,现在的情况比以前好多了,不会再发生迫害知青的事了。
想当年方立平也是一个思想积极向上的G产主义接班人,方立新初中毕业时要下乡,她是家里唯一一个支持他的人。只是后来,当那些可怕的事情被揭露,血淋淋的现实摆到了她的面前后,她似乎被打击到了。
她私下里问过方立安,要是当初大哥因为她的支持真的去了乡下,会不会不幸遭到迫害。方立安看出她大姐有些钻牛角尖,对此她表示同情和理解。
方立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思想纯粹的人,她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无私善良。突然知道在她的向往之地发生了这样的事,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她产生了巨大自我怀疑。
方立安只能安慰她,G命队伍中也是有蛀虫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合格的G产主义接班人。然后把这件事透露给父母和兄长,大家轮流开导她。虽然精神状态没问题了,但方立平整个人越来越沉默寡言,不再动不动张口闭口“积极”、“进步”、“批判”、“奉献”。
方三山和许巧梅是真的愁死了,她们不想让女儿下乡。方三山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他当然知道农活不易做,土地哪里是那么好伺候的。而且这么一下去,说不定就是一辈子,虽然有回城的机会,但下去多少人,回城的才几个。再万一遇上那些个烂心肝的东西,哎哟,不能想,一想就要炸。
许巧梅想起自己娘家,大哥大嫂因为当年让工作的事,越来越后悔。
眼看着侄儿今年二十五了,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