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3)
专业的人需要加试外语。由省、市、自治区拟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方家兄妹三人都报的理科。
当大家考完从考场出来了,方立安终于后知后觉地迎来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对于经历过后世魔鬼训练的她来说,这次考试非常简单轻松,只要拿出认真严谨的态度,就绝对没问题。
她发现那些和她一起从考场里出来的考生,个个都很平静,看不出是喜悦还是遗憾,好像刚刚只是完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
方立安猜想,大家可能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人和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分水岭,是未来不同命运的岔路口。
方立平考完试感觉也挺不错,只有方立新在两个妹妹面前有点虚。她们不想给大哥太大压力,只是一个劲地安慰他,反正半年后又可以报考了。
印象中,一九七八年大概会有六百多万人报考,比今年还要多,最终录取四十万人左右,想要考上会比今年难上许多。
七七级学生七八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回想当初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长期目标——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一枚,已基本实现了。
那接下来呢?大学期间又该有什么样的目标规划呢?方立安并不着急,因为接下来一个月会很空闲。
填报志愿的时候,三人一起报了首都大学,方立安报的物理系,方立平报的化学系,方立新报的生命科学专业并且服从调剂。这是他爸妈要求的,希望他争取和两个妹妹一个学校,专业方面以后可以再申请调整,第二志愿报了首都的其他学校。
方立新当然没意见,作为哥哥,他巴不得能在异乡照顾妹妹。
没多久分数下来了,方立安考了381,位居全省第一,方立平考了367,位列全省第三,方立新考了332。他的分数虽比不上两个妹妹,但在周围众多参加高考的考生中也是非常高的。
消息传出,整个机械厂都要沸腾了,纷纷恭喜方三山和许巧梅,家里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把他俩忙的晕头转向。
接着,有省里报社下来采访,直接找到机械厂,厂长陪着一起接待。再然后就是市里、县里、教育局、报社等等,一波接着一波,把方家人累的七死八活。
让方立安不禁想到一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早知道就该悠着点考。
经常还有陌生人慕名而来,想让夫妻两传授下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