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3 / 5)
南都被叛军占据,被迫屈服没有反抗的地方官多了,陛下不都宽宥赦免了吗?”
“因为后来查出,永王一早就开始厉兵秣马囤积物资,苏州府多次克扣朝廷的租庸调输送给永王,才使其迅速壮大、起兵作乱,所以定为叛党。”
我问他:“那这事……是真的吗?”
虞重锐道:“先帝十分疼爱永王这个胞弟,将金陵富庶之地赐给他做封邑,准他蓄养府兵,驻守长江水道及东海沿岸。金陵周边诸郡的官员为了讨好永王、求得荫庇便利,都有暗中向其输送利益,不独是苏州府。”
我有点明白:“所以这是官场上大家心知肚明、藏在台面下的规则手段?”
虞重锐点了点头。
“那为什么虞知府就成了逆党?”
“因为……”他停顿道,“有你祖父作证,虞知府送给永王的粮草钱帛全都经过他手,数额巨大,两方早有勾结密谋。”
祖父当年在苏州府掌管漕运,从苏州往金陵运输大量物资,自然是水路运河最便利。
我还想追问,祖父为什么要告发指证自己的上峰?是因为他也牵涉其中,为了撇清和永王党的关系,把责任甩给知府?还是为了立功,把这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翻出来,大做文章?亦或是跟虞知府有私怨,借机构陷报复?
但是如果我问出来,那就说明,我心里就是这么想自己的祖父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祖父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竟变得这般不堪了呢?
我低着头,闷声问虞重锐:“那这件事……跟你家有没有关系?”
谋逆之罪,重则株连九族,同一个地方同姓氏,难保就会被宗族亲戚连累。
“我父亲和虞知府算同辈的远房堂兄弟,但其实我们两支亲缘隔得远了,排行都已各自分开。虞知府行‘向’,父亲行‘文’。但因为这层亲戚关系,虞知府提携父亲做了八品文学,他也因此牵连入狱,在狱中关押了三年,始终不肯认罪,直到陛下大赦天下才放出来。从那之后父亲身子就不好了,一直在家中休养。”
我记得虞重锐提到过他父亲缠绵病榻,原来是在狱中落下的病根。房太尉的外孙都能在县衙牢狱染病而亡,何况是不肯认罪、羁押三年的犯人?别说审讯受刑伤筋动骨,光是狱中苦寒、伸冤无望,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身心了。
我抬头望着他,不知该如何才能表达心中的歉意:“对不起,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