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4 / 5)
“有件事想请哥哥帮忙。昨日请来的大夫用的药不对症,伤口又恶化了。我这里有一张先前神医开给我的药方,用着十分灵验,请哥哥照着方子再为我抓几副来可好?”
他顿时紧张起来:“不是皮外伤吗,怎么又恶化了?伤病还是要让大夫看了对症下药。那神医在哪儿?我送你去。”
“我……不能出去。”我顿了一下说,“哥哥放心,这方子就是神医专门对症为我开的,莫要告诉其他人。”
他往窗外看了一眼,略有些明白了,低声道:“我这就去给你配,你等着我。”
仲舒哥哥出去为我抓了药送过来,之后每天也都来看我,陪我说话解闷。他虽然职务清闲没有实权,交游却甚广泛,对朝中动向了如指掌,这几日便靠他转述,我才知道外头的情况。
论出身资格,信王是奉天皇帝之子,陛下亲口说过要传位给他;而三皇子是陛下的亲儿子,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所以这两人无论谁做储君,道义伦理上都说得过去,端看谁的支持者更多、更占上风罢了。
如今各派势力,太师和太傅自然是维护三皇子的,房太尉则支持信王;太尉手里有兵权,但太师的嫡系掌握着京畿神武军,而且有永王之难血例在前,谁都不想因为储位之争再起兵戈,山河动荡。
最让人意外的是,右相宋公居然站在信王这边。宋相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不结党不谋私,曾经在朝上和陛下起了争执,公然说“臣只知忠于社稷,不知忠君”。他支持信王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三皇子年纪太小,主少则国疑,北面回纥老可汗刚刚过世,新汗面南虎视眈眈,此时应以国家大局为重,信王更适合承担社稷重责。
别说朝臣,我都觉得宋相说得很有道理。单论谁更能当个好皇帝,肩负江山、统御臣下、定国□□,信王无疑比三皇子那任性小毛孩靠谱得多。
宋相的态度触动了一波原本中立或摇摆不定的朝臣,原本信王的势力不如三皇子,这样一来反而后来居上,双方势均力敌,甚至信王还有继续走高占优之势。
“现在好多人都在等着国公表态,”仲舒哥哥叹道,“你跟岚月都是他的孙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国公定然很为难吧。”
不,祖父不为难,他心里早已有了决断。只是三皇子身边已经有太师和太傅,他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
隔了一天,仲舒哥哥又来告诉我:“瑶瑶,还是你料得准,昨日国公入宫密议,今晨便旗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