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6 / 8)
呢?眼见王芮即将入局,却功败垂成,众将垂足扼腕,徐乾重重挥了一鞭,“真真可惜了!”
不然这一战,必能迅速将双方优劣之势拉近,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然再可惜,也成了定局。
卫桓冷瞥了后方一眼:“传令,西去安营扎寨。”
……
卫桓安营扎寨的位置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扼前后交通之咽喉,王芮大军想攻入上郡,绕不过它,偏偏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卫桓固守不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王芮扎营长达一月,几次欲攻,都被张济劝下来了。
“卫贼之寨,地势险要,只能分兵攻夺,极易遭遇陷伏,非上善之策。”
张济建议:“上郡不过一郡,论兵力远不足君侯雄厚,论粮草又远不及君侯充裕,时间一长,坐不住的必是卫桓。”
“君侯不妨下令扼住河水上党段航道,断上郡补充粮草路径;再命人潜入上郡之内散出流言,将事实公之于众,乱其后方。如此双管齐下后,待见成效,再一举进攻,必胜券在握。”
上郡东南隔黄河和司州相望,是能直接接触航道的。可惜再下游却是西河上党二郡,正是王芮属地,一旦控制住上党航道,就算卫桓想试图购粮都难。
另一个,上郡为通侯属地多少年了,流言一旦散出去,上郡人心不稳,即乱卫桓后方根基。
这两样,都是非常重要的。
两般手段使出去,再等一些时日,见到成效,届时再挥军进攻,天时人和王芮皆有,何愁不胜?
王芮细想一遍,又和心腹商议过,果然如此,于是便纳张济谏,立即命人去办。
……
徐家在晋阳军眼线不少,且有埋得很深的。
这战关乎存亡,毫不犹豫全献了出来。
卫桓吩咐眼线收集各种消息,不拘大小,又使哨兵不分昼夜盯着王芮大营。
散播流言的人出来没多久,就被他全部拿下了。
审问过后,卫桓大怒:“张济!”
他冷冷道:“需先除去此人。”
几次三番,都是这个张济坏他大事,新恨旧仇,卫桓当即决定,先设计除去对方。
仔细推敲,这一点实则不是太难,张济并非王芮心腹,不过因为几次建议都说中了,才得一时看重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