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2 / 4)
天来往杨学府的宗室是很多。
古宋国是分封制,所以宗室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到了恐怖的人数,而满四岁者光是京城就不下百千,更遑论全国各地的,好在是有生之年学满三年,倒是没有让杨学府一下子膨胀到不能接收这么多人。
“父亲,学府这几日来入学的宗室子越来越多,课堂不好调,早课不好做,儿子等都有些忧心,请父亲示下。”杨学明实在是受不住这么多人过来,每天光是应付这些家长就很疲劳了。
“陛下乃是好意,只是如此一来,倒是让四学府的关系,有些僵化了,我这就去宫中。”杨大儒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无奈,他不明白武帝怎么这么突然的看好自己的学府,不过想到百年前也有一学府被如此优待,可是却落的满门落寞,幼子被迫离京保命,光是想想,杨大儒就觉着恶寒,他不能拯救谢学府,但是也不想杨学府步入后尘。
“朕知道了。”看着杨大儒跪在了自己的面前,武帝脸上无悲无喜。
“朕不是先皇,杨大儒也不是谢大儒。所以爱卿所担忧的事情不会实现,胡爱卿教养六皇子有功,特加旨授他为王师,所有亲王以下宗室子,都要以老师名称。”武帝这话一出来,杨大儒稍微松了口气。
“陛下爱才,是国民之幸,劣徒些许功绩,实在是愧对陛下。”杨大儒和武帝假兮兮的来一把三辞三受,于是,胡王师横空出世,一下子想要拜入胡王师名下的举人,不知道凡几,普通的天下读书人也是闻风而动。
“天下诸事皆为利来。”武帝看着一向不慕名利的读书人,比之商贾还要对杨学府趋之若鹜,自己觉着好笑的同时,也对丰城王送来的家信赞同了许多,一直以来的为政想法,似乎也开始了物化,不再以教化思想为主。
一碗猪肉炖萝卜,一碗虾皮汤,拿着丰城王府新近发明的发面馒头,无论是王爷还是侍卫,无论是长史还是劳工,都蹲在地上,把碗放在地上吃着,一个个吃的喷香。
“这海虾皮,没想到做起来还挺好吃。”金凡平在这处新集市工地上待了两天了,就是为了追进度,作为监工了几处修建市集的金凡平,他已经知道怎么驱使人能够努力的做工,现在调动起来千人劳作,已经不会出乱子了。
“所以靠近海边的渔民可以让他们多出下海。”谢锦秀看着金凡平,脸上笑着,心里则是漏出来满意。
不枉自己千方百计的让安隐他们去捕捞海中鱼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