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7)
里的药材,来来去去的,明明极是枯燥无趣的事情,她却低眉垂目不厌其烦,动作间万分细致。
这便是师翡翡了。
宁莞顿住脚步,犹豫片刻,恭敬地唤了一声,“师父?”
师翡翡闻声瞥了一眼,没作理会,继续翻捡手中的药材。
院中安寂非常,只树上雀鸟啁啾,她不出声儿,宁莞也不动,就静静站在那里。
又过了将近一刻钟,师翡翡才拍掉手上的药草碎屑,揉了揉发酸的肩胄,正式打量起自己昨日新收的小徒弟。
年轻姑娘抱着春笋安安静静地站在石几前,并未因她方才的冷淡而感到无措,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很是沉得住气。
师翡翡终是露出笑来,说道:“你倒是个好性子。”
她招了招手,“走吧,我带你四处转转,先熟悉熟悉环境收拾好住处。”
宁莞应好,跟着她一前一后地穿过石拱窄门。
越往里走周遭越显得幽静,宁莞的心绪也愈发平缓,捋了捋脸颊边的长发,看着前方纤瘦的背影。
她的学医生涯就此正式开始。
师翡翡在医道一途上相当严苛,医者,治病救命,手里的每一针都得落对地方,开出的每一副药方子都得对准疾症。稍有差错,背负上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声誉,还有可能是一条人命。
辨认药草,是她给宁莞的第一个任务。
宁莞需要认清所有药草,甚至要学会闭着眼睛闻味识药。
闻味识药并不容易,有些药材散发的药香非常相似,极难辨别,宁莞按着师父的指示,每天蹲在药房,也用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考核通过。
紧接着师翡翡将她带到书房,指着一排排书架,要她熟读药典。
从《灵枢》到《素问》,《本草经》到《杂病论》,从《妇人规》到《活幼心书》,从古籍到偏方,此之等等,约以百计,难以一一列述。
宁莞刚从药材房挣脱,又一头扎进书海里。
直到安和四年,元宗皇帝下旨选秀,几百名秀女汇聚京都,宁莞都还坐在小阁楼里看书。
她其实记忆力不错,甚至算得上过目不忘,只是医典晦涩难懂,有些术语琢磨一遍两遍也读不通畅,而师翡翡又基本不怎么管她,只叫她自己看,说是不懂没关系,等全部记在脑子里了,真正教授的时候,该明白的自然会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