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6 / 7)
刘长卿,看病我不如你,可看人,你差了许多。”
刘长卿不解,可李煦不想解释,径直走了。
……
因为运河之功,从济宁舟行若没有遇上风浪便能直抵苏杭,御舟停泊在苏州府那一日,整个苏州如过年般欢腾。
李煦去接见前就安排好了苏州府接驾的一切,十里花灯算什么?百里红妆才是真的。
皇太后带着宝儿总算在苏州府明白了什么是国朝盛世,什么是天下富足,这才有机会把自己带的万贯铜钱让首领太监撒出去。
抢了赏钱的苏州百姓,夹道叩谢皇帝、皇太后隆恩,山呼震天。李煦跟在御驾后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曹寅则在后面拉了拉他衣角:“旭东,你也太过了吧?我家奴才刚刚去瞧了一眼,你给行宫都贴了金箔?”
“过?太后能下江南几次?这时候咱们不做好,皇上还要咱们三织造干什么吃?”
曹寅闻言豁然开朗,他赶紧回去叫了自家管家来,让他快马加鞭回江宁把所有准备的东西再往豪奢里弄。
豪奢是一回事,安全则是另一回事。
皇帝巡幸江南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展示国朝威势,同时安抚江南遗民。
李煦和曹寅都是异常警觉之人,他两在江南经营十年,除了做织造,更是做皇帝密探。前明余孽的动向在他们手里了如指掌。
这一回也同样如此,御舟过金山前,曹寅收到密报有一金和尚奉“朱三太子”弄了火炮要在太湖炮击龙舟。
李煦潜在其中的密探提前弄湿了他们的火炮,随后一举逮捕了这伙贼人。而今日这伙贼人已经押解至苏州府,等着皇帝发落。
不过皇帝今日并没有时间,他有另一件心心念念的事要做。
十里山塘花千树,今日苏州府山塘街畔的山上又一次点满了花灯,风吹灯摇,比康熙二十三年的花灯更美更繁华。
皇帝牵着蓁蓁又一次走在山塘街的店铺之间,他凭着记忆走到一处金银店前,这老板十余年过去,店铺比记忆中要更加富丽堂皇,从只有一个小摊子支着的铺面变成了奢华的三间门面。
他点着摊子上的花簪,寻到了一枚和当年最像的,也是祥云桃花挑心簪,但当中嵌着的重宝成色似乎差了一点。
他拿起来比在蓁蓁的发间,蓁蓁似乎不解问:“爷,这个家里戴不了。”
还是那个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