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 / 4)
学模型的,设备差一点也不是不能出成果。而且据我所知,国内几个研究设施虽然不如美国,但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梯队了,至少不逊色欧洲。”
“这件事我也知道……”
郗羽含糊地附和了几句,她内心当然同意李泽文的判断。不过她还是认为,自己才刚刚博士毕业,就算要回国,也要在美国获得足够的经验值后再考虑,起码要发三五篇影响因子过10的论文再说。
她不想再提自己的未来问题,反正一团乱麻连个线头都找不到——李泽文自己也是这个学术界的一份子,还是特别特别成功的那类,她还在苦哈哈当学生的时候人家都当上了教授,对其中的结症认识肯定比她深入了不少。
为了让李泽文减少提问,郗羽主动出击:“教授,你呢?你现在是回国度假?”
“不是度假,有一些事情需要回国处理。”
“这样啊。”郗羽微微前前倾身体,“我好像听说,你已经评上副教授了吧?”
“你知道?”李泽文侧目,似乎并不相信她能获知他的近况。
“其实……也是前不久知道的。”
美国一流大学特别反对近亲繁殖,几乎不允许自己本校培养的博士生直接留校工作。郗羽离开了麻省去新泽西做博士后,但是以前留学生圈子联系还在,她就是从群发的邮件里看到了这则消息,留学生们一片赞叹。三十岁出头就在世界顶尖学校评上副教授,真是牛人中的战斗机——不,航天飞机,何况他的方向还是社会科学,那是一条晋升途径比理工科更窄的险恶路径。
“真是厉害!教授,真的要恭喜你。”郗羽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我现在说恭喜是不是太晚了?”
“没什么,”李泽文不以为意,“还没拿到终身职位。”
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大学里,副教授就已经是终身职位,学校不能随意解雇,经费充足,很多教授视这一职位为人生最大目标。但只有两三个大学例外,其中就包括哈佛。在哈佛大学,只有正教授是终身职位,副教授的地位始终不太稳固——好在哈佛的副教授去其他任何高校也都可以拿到终身职位。
“我想对你来说,哈佛的tenure不会是什么障碍。”
李泽文说:“应当还需要三四年时间。”
他的语气虽然轻描淡写,但那份笃定和自信郗羽绝对不会听错。
三四年时间,他也不会超过三十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