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7)
个完美的时机。充足的自杀动机,足够高的教学楼,空无一人的操场,距离两人最近的建筑物就是一百多米远的高中部教学楼,基本不可能有目击证人。他一伸手就能把潘越从楼上推下去。”
陈医生说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反社会的人,当某个人真的决定结束其他人生命的那一刹那是很难下决定的——尤其是他采取的办法是急性的,我称为‘可以收手’的那种。在准备下手时,潘越回过头,两人目光对上,周宏杰告诉我,他就像被看透了一样——潘越几乎是一瞬间就意识到老师想杀他。”
会议室的众人下意识屏住呼吸。
郗羽想,在那一瞬间,两人的心理变化足可以再写一整本《尤利西斯》了。
“周宏杰被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看透,他知道自己下不了手了。潘越问他为什么,周宏杰激烈的感情需要一个出口——在此之前,他从未和任何人谈起自己父母的死因。他冷冷地告诉潘越,他的父亲害死了自己的父母,随后离开了楼顶。”
说到这里,警官不可思议的反问:“他离开了屋顶,没把人推下去?”
“他的确是这么告诉我的。”
警察提出不同意见:“但他告诉你的未必是事实,也许他把潘越推下楼,再告诉你他没有动手。”
“我不觉得他有犯罪行为,”陈医生很温和地说,“我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告诉我,他说的是事实。他的心理非常典型,孩童时期的不幸遭遇让他积累了大量压力和焦虑,社会的不公平又让他仇恨社会,但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又扭转了他部分偏激的思维——尤其是大学教育对他来说很关键,这导致他准备在潘越身上释放压力最终却无法真正付诸实践。”
“就算是这样。他有预谋,有杀人动机,他的举动依然是犯罪,只不过是谋杀未遂。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里不包含为犯罪行为保密。”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如果仅仅以某个人的想法来定罪,那我估计监狱里早就人满为患。实际上,我这些年接触到了成百上千有心理问题的人,他们要么想伤害自己要么想伤害别人,有很多人在挣扎中举起了屠刀,但最后都没有真正动手人,他们或许谈不上是人们印象中的那种好人,我们可以从道德上批判他。但没有犯罪就是没有犯罪。”
警察不再说话,似乎是认可了这个解释。
“他怀着对自己的愤怒和失望回到教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