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上任(2 / 3)
涉的有朝中的官员,到时免不了抄没家产身陷囹圄的下场,资产中也必定有些田产充公挂卖的,希望到时他能有口汤喝,他要求不高审计司的郎中看在自己这个老上司的面,帮他留几十亩,可以建个小庄子。
…………
同前任交卸后,江沛入驻蒲莱司,正式担任该司郎中,大家都在一个署衙大院为朝廷办公做事,彼此相熟,蒲莱司的员外郎和主事们早知晓这位新任上司的大名,是以对其非常恭敬,颔首低眉的把本司的情况一一向他汇报。
江沛大概了解情况后,摆摆手让几人各自忙碌,他先把卷簿览阅一遍再说,因一直记挂着船坊的事情,首先找的就是工部虞衡司的申请折子。
发现申请还没有被朝廷批复,从墨迹来看折子写的应该有段时间了,只是不知为何还未引起重视,照常理来说这份议案挺不错的,怀着这个疑惑从头看起,当看到最后的预算银两时,了然的点点头。
工部官员应是被之前的两项大工程影响了,船坊与大堤新区又不同,怎可能紧为了区区船坊一次性让户部下拨那么多银子,何况商朝又不只蒲莱府能造船,户部允准才怪呢。
他们应该还像蒲河大堤一样,一步步来,分阶段去做。比如说蒲莱府临海那就先改造海船的性能,等船速和安全指数上来后,能在大海中运物载人,效率相比以前得到提高后,让朝廷认可后,再接着计划下一步。
江沛在折子下面附上自己的建议与初步下拨的银两,到时连同其它奏折一起呈给上司批复,就蒲莱设置物流集散基地的事情,他只是在里面简略的提了几笔。
当地的具体地理情况他不了解,如何正确宣旨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相信祁越会单独召他详述的。
蒲河一年中有几个月是枯水期,为确保安全朝廷在此期间是要禁航的,从综合方面考虑,他建议的是先期集中精力改良海船。
虽然船体较大,耗资不少,可一旦性能优良的海船组成物流船队,每日里繁忙的航行在海面上,那该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北达长平,南至广南诸府城,南通北达,弥补了平陵运河内河航道的不足。
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蒲莱成为互市区后,将是连通褚国与商朝的海上门户,至时海船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趁着别国还没有海权意识,先下手为强,不只要做陆上霸主还要做海上霸主。
…………
“娘,您来了?到这干脆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