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私铸银钱(五)(1 / 4)
村口田地里锄草的农妇们看到新修的村道上行驶着马车, 不再像以往那样感到新奇,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热闹, 而是淡定自若的做事。
自郡城扩建后,附近村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车马往来通行, 因而江沛他们一行人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江家的宅子在村后, 当马车停靠在一侧的村道上, 大伙才从车上下来。江沛终于见到了自家的三座小院落, 看着规整并排的小院, 对方大亮的匠艺水平感到十分的满意。
“二哥, 前天听娘说, 来村里赁房子的外来户越来越多了, 有些人家想涨租钱, 大家想听你的意思。”
虽然洛安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朝廷允准扩建,但为防大肆扩张侵占耕田,对辖区面积限定的十分的严格。
现在杏花村据郡城近一个时辰左右的脚程, 在古代这般距离算是比较近的, 租钱便宜,路况尚可,成为不少外人口的选择。
“在周边赁房子的人家手头都不宽裕,出门谋生不容易, 还照这个价钱收吧。”当年他们刚到蒲阳城时,经济拮据,租钱稍微高点, 都得掐着指头算计着过日子。
方今他们不缺银子,不必再为这些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了,再者跟风提价短期收益可以,但从长远来看并无好处。
江家因着江沛,闻名十里八乡,附近的房主都是依着他们的价钱来收租子,倘若江家保持原来房钱不变,其它人自然也不敢提价。
“阿爹,这也是咱家的院子吗,今晚在这里住吗?”暖暖虽然去过田庄,可并没来过此处,听到阿爹与三叔的谈话,好奇的问。
“对呀,这也是咱家的,等会咱们去寻奶奶和大伯,今晚住田庄。”
这里是江家的祖宅的所在地,虽然建上小院租赁了出去,可当着众人的面不便于说这是留给女儿的嫁妆,不过他打算的是以后所收的租钱归女儿所有,这样更合理一些,江家和女儿的利益都能兼顾的到。
两家人站在村道特别显眼,去往田里干活的村民很快认出了他们,纷纷上前热情的打招呼,江沛觉得宅子也见到了,没啥好停留的,趁着发现的人不多,与热诚的老乡告别后,赶紧上了马车朝庄子的方向行去。
刚下过春雨没两天,空气清新湿润,车子行驶在乡间的道路上,后面留下浅浅的车辙印,江沛拉开车帘,把女儿抱在怀里透过窗口看着田野里的风景。
“阿爹,麦子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