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4)
一样的,姓氏虽然更亲近一些,可再怎么亲近也比不上白玉英在他心里的地位。总归一切给女儿,那给女儿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这些姓氏,白父一直不曾露出来,倒不是不信任什么,而是说得好听没用,还是地看以后,更何况如今白玉英都没有怀上第二个孩子,不说第二个是男是女。就是这头一个,白父都已经爱得不行了,时常坐车过来就是陪着玩闹一会儿再回去。
如今刘晓雅跟着白叔住在白家。
她是个善良且知道感恩的孩子,非常懂事,学业一直在追赶之余,生活上也常常用心地照顾两位长辈,当然白家有保姆,但有她在,白父和白叔也算是有个约束的人。
上海的火车站人流量一直非常大。
如今更甚。
人生第一次到这个繁华大城市的杜鹃非常震撼,等看到来迎接她的舒曼和白玉英。
她由衷地说道:“我非常感谢,真的谢谢你们及时劝住我。”
“你们说得对,军嫂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要被锁住腿脚,我应该出去看看,才会知道这世界又多大。”何况心里有家,哪怕被外面的繁华迷乱了眼睛也会知道回家的路。正是当初白玉英这句话,点醒了杜鹃。后头,舒曼已经不怎么和她说高考的事情,反而是白玉英决定不高考后,写了信劝起杜鹃。
“怎么有好消息了?”舒曼也不可能说那些,只知道杜鹃高考后她心里也是高兴的,不管以后会不会出去,就是夫妻还要一起,继续随军,但你总得为自己的人生负一段责任,出去走走才是应当的。而且有一句话舒曼没有说,因为孟海东的缘故,张建设得了不少机会,在上头也是有了名字,更别说老人上位后,老叔公背后那位一直有理权力之外的人猛地到了权力中心去。
老叔公是退了,可在那边也是有点分量的,更别说当年顾长城的倒下,让那位老领导游离在外依然可以做出最合适的布局。
这也算是他欠老叔公和红旗村的一份情。
作为唯一在部队的人,这份惠泽肯定落在张建设身上。
男人升得高了,看到的视野也不一样。
舒曼希望杜鹃能跟得上去,而不是龟缩在一个小小的地方,当着个小学老师。
她应该出去看看。
就像自己,其实这一年多,对高考的想法也慢慢淡了。
她有很多可以过得很好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