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3 / 6)
顾云容无心理会这些,向桓澈道谢作辞后,便头也不回地径入车厢。
桓澈在原地立了半晌,直到顾家的车消失在视线里,才回身离去。
晚夕,徐氏在饭桌上提起了那个帮她们解围的少年,引得顾同甫好奇询问她们今日究竟遇见了谁,夫妻两个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到了餐讫。
顾云容越听越是犯嘀咕。她盥洗罢打算安置时,徐氏又来审她。
“纵真是哪门拐了八百十道弯的亲戚,那也是认出了咱们才会叫咱们过去。那少年生得那等样貌,我若见过必定记得,他既不是认出了我那便是认出了你,你敢说你不认得他?”
顾云容奔波一日,困倦得紧,打着哈欠道:“没准儿他小时候长得丑,我与母亲都曾见过他,但皆不记得。而我与娘一如既往的貌美,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们。”说话间狐疑探问,“娘不会……想让他当女婿吧?”
徐氏白她一眼:“小姑娘家家的,说这话不嫌害臊。我是看他谈吐不凡,又似与咱家有些亲故,便想着是否能让你父兄与他结交。咱家经历你父亲这么一遭,我是真的怕了。平头百姓的性命在那些官老爷面前贱如草芥,族中没有个能说话的,真是任人欺凌。”
顾云容默然,这倒是至理,自古背倚大树好乘凉,但这棵大树不可能是桓澈。
徐氏见审了半晌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也未继续追问,拍拍顾云容的脑袋另起话茬:“今年可还要去观潮?又快到日子了。”
顾云容不假思索点头,想了一想又道:“若八月十八之前倭寇不能悉数退走,稳妥起见,便不去了。”
每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去钱塘江观潮,但每年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故此每逢此时,杭州本地人与不远千里赶来的外地观潮客都会汇聚江畔,共睹奇观。顾家每年八月十八也会去凑个热闹。
但如今倭寇还在乍浦附近徘徊,浙江之危实质上尚未解除。
徐氏点头,又道:“等你爹治酒摆宴罢,我忖量着若是倭寇那边迟迟不消停,咱们就先去你外祖那边躲一躲。”
顾云容一怔:“母亲与父亲计议好了?”
她外祖家几年前迁到了徽州府。徽州府隶属于南直隶,已经出了浙江地界。由于跨了省,隔得又远,素日不常往来,只每年正旦前去往拜谒一回。但外祖家与母亲感情笃厚,每回见面都格外亲香,那边的几个表兄妹跟她玩得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