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2 / 3)
“当然可以,我会为您证明,您是天主……”
“不,不是传教士,我的孩子。我需要的身份,是一个学者,一个向往着东方的学者。”
在琼州的这几年,让窦安东再清楚不过了,在这片土地上,也许很多人信仰神明,但是真正掌握权柄的,却是学者。如果他是教士,他会被这个群体先排斥在外。他能够做到的,就是先融入这个群体。
“我会去附近的书院求学,然后再考虑其他。”@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窦安东设想得很好,问题是,官府设立的官学,他进不去,而私塾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即便是私塾的老师很喜欢他,认为他勤奋好学又天资过人,可是一条,无法参加大晋的科举考试,光这一条,就足够让很多私塾老师跟他交谈过之后婉拒他的求学了:
“我抱歉,窦公子,你很出色,我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教你的了。我建议你去官学或者是某某书院深造更好。我的私塾除了用来教导小学生之外,还会培养一些打算进阶进士科的学生。您已经识字,学识也远超于我,我不能教导你更多的东西,所以,我没有资格做您的老师。我很抱歉。”
很多私塾的老师都这么说,他们甚至还联名给窦安东写了推荐书,推荐窦安东去钱塘府的观音堂书院。
当时观音堂书院是附近几个州府知名的书院,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更重要的是,这座书院历史悠久,有一座江南十分有名的藏书楼。
而这就是窦安东想要的。
问题是,他是一名传教士,一名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的传教士。传教是他的本能,而传教,用的是语言。跟窦安东这种走过很多地方的传教士,辩论和说服,这两项技能早已经点满,自然,当他把观音堂书院的藏书看完,再跟自己过去的所学糅合起来,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自然是极其可怕的。
如果不是贾琰安插在民间时刻关注百姓民生的稗官无意中听说,在密折中添了一句,如果不是司礼监的内侍觉得连海外的色目人也来大晋求学是一件弘扬国威之事在贾琰跟前提起了,也许贾琰就错过了。
虽然过程跟窦安东的计划完全不同,但是,窦安东还是被秘密押进了京。
这也是窦安东第一次见到大晋的都城。
他在欧罗巴的时候,就见过无数国王和大贵族的城堡,他在天主的时候,也见过天竺宫城的华美,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都,跟大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