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3 / 8)
多少,对此强烈反对。
“现在回去哪行,说什么也得多住几天。这一口气生了三个孩子,能跟人家生一胎的比吗?要是住在医院,有个什么事找医生也方便。”
月子里养不好,说不定就坐下病了,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再说儿媳妇这么争气,她还盼着她养好身子,以后再生几个孩子呢。
陈瑜求助的看向雪松,娘家和婆家意见不统一,这可怎么办?
雪松平静的说:“再待两天,三天小瑜的身体就能恢复过来了,到时候再回去。”
这回王金兰和何秀清都不说话了,雪松这回把两人的意见折中了,两个人都觉得不太满意,但是勉强也可以接受。
到了下午六点,何秀梅过来看陈瑜了,这回她特意带了一锅猪脚黄豆汤过来。
她盛了一碗汤跟陈瑜说:“生这么多孩子,看着高兴,养着就不容易了。三张嘴,喂到能吃饭,这奶粉可得不少吃。喝点汤催催奶,也能省点奶粉。”
陈瑜看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故作忧愁叹了一口,眉梢却不知不觉飞了起来。真是甜蜜的负担啊,为了这几个小东西,就算再辛苦她也愿意。
不就是奶粉嘛,她和雪松还是供得起的。除了赤脚医生的工分补贴,她还有外快收入,养几个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等陈瑜喝完一碗,何秀梅又给她盛了一碗:“多喝点,还多着呢。你不喝也没别人喝,灿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给我娶个媳妇回来,只盼着闭眼前能让我抱着孙子。”
“这两天怎么没见灿生?”陈瑜有点纳闷,灿生不是一向对雪松都很亲近吗,知道她生孩子,这孩子不可能不来看看啊。
说起儿子,何秀梅脸上蒙上了一层阴云:“我先前说让他去厂里做工人,他不情愿。这不是上面说什么改革开放吗,他就跟一个干个体户的朋友去南方了。前几天收到他的信,说是准备回来了。算算时间,差不多这几天就该到家了。”
何秀梅想着远方的儿子,一阵长吁短叹。他们这一代人习惯了安于现状,不太能理解年轻人的冒险。
“您也而别担心,现在确实是个好机会,没看有些吃商品粮的都下海了。您就等着灿生回来挣大钱吧,说不定还能给你带个媳妇回来呢。”陈瑜觉得灿生够有魄力。
沿海改革开放,肯定有更多的机遇。这阵子知青大批开始返城,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去南方闯荡未必不是一个出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