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3)
回家之后,戚茹发现高估了自己。
那个拉琴拉得很棒的,只是一段记忆而已。失去了那个心境之后,戚茹练琴的记忆已经不能让她再拉出完整的曲子了。
戚茹的记忆力并不强,一直靠反反复复的背诵记忆才勉强跟上高中的学习,以至于高考难度一加大,她直接就落榜了。练琴也是如此,阔别几十年,戚茹再拿起二胡,只能记得指法,却已经不能很好地运用了。
翻开徐宏送的考级曲谱,戚茹从一级开始练起。在娱乐圈她学到的东西不多,耐心算一个。沉下心来背谱摸弦,脑海中搜索为数不多的关于爷爷教学的印象,戚茹一顿一顿拉着曲子。
不成曲调的二胡是难听的,以往戚茹的二胡拉得欢快,周边邻居也乐得欣赏,当做免费的音乐会来听。但现在,戚茹的水准一降再降,拉琴像是锯木头,时不时还有杀鸡叫。
简直是一场听觉灾难。
徐宏在隔壁小院里听着戚家二楼传来的刺耳音调,摸着胡子揉了揉名角儿的狗头笑了。
他认为好笑,别人家可就认为是噪音了。
戚家在巷子尾,实际上并不影响多少户人家。戚茹拉琴又在二楼最里间,传出去的声音只有左右前后四家能听见。
原本左边这户姓刘的人家待人客气,说话也好声好气,但,凡是总有意外,谁都有牛气起来一飞冲天的时候。
刘全友踢着拖鞋来戚家拍门,声音震天响:“戚茹你干啥呢!拉个破琴吵得人耳朵都要坏了。别拉了!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老街里很少有人睡午觉,上工还来不及,哪有那金贵的午觉时间。男人们干得多是体力活,女人除了缝缝补补还要帮着煮饭送饭,谁家都没个清闲时候。
戚茹听见了拍门声,生怕那扇老旧的木门给他拍散,连忙下来开门道歉。
“刘叔,是你啊。对不住,我不知道你在睡午觉。要不先进来喝口水,这天热,喝点菊花茶?”戚茹知道,夏天被人吵醒就很难睡得着了。
她抱歉地弯弯腰请刘全友进门,却在弯腰那一瞬看见他裤兜里露出手机一角。手机在2010年也不算是稀罕东西了,诺基亚在这时候还很有市场,后世满天飞的苹果三星等智能机还未占领中国市场。直板和翻盖机还是市场主流,民众的手机基本在千元以下,但是,绝不是老街的人能用得起的。
尤其刘全友用的就是苹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