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5)
各大高校都捧着的教授。她不止得到了南派的肯定,也获得了北派的认同。
光是才华,就已经足够。更别说戚茹的附加值。比如,陆家是她的后盾……
班主任不打算和他们说太深的东西,说了点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实:“既然你问起了合奏,我就告诉你吧。中央民族乐团只招收正式演奏员你们是知道的吧,但戚茹因为是保送生,上大学前以实习生的身份,在乐团里学习了三个月。你告诉我,还有几个人有类似经历?她来自临安,你以为人家高中会没有民乐团吗?即便那个乐团水平差了点,她毕竟也呆了那么多年。
还有交响乐团,按理来说,民乐和交响乐基本没有交集,但去年来交流的多伦多交响乐团我想你们都有印象,戚茹以她的小提琴技术征服了部分乐手,又让她在交响乐团观摩了数月。说到这里,似乎还是没什么关系,但寒假期间,她得那些人引荐,去了一趟加拿大,在渥太华最大的留学生民乐会里,以二胡首席以及技术指导的身份出现在了迎春晚会上,出席晚会的有加拿大总理,当晚就见了报。因为用的英文名,消息也没有传回国内。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反而是英语专业一个学生告诉我的。我说可以向系里提出,能多拿几个表彰,但她不要,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合奏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并不像你说的那样,资历尚浅。”
更何况,戚茹在央团,已经是内定的乐手了。只等毕业,立刻入职。
当然,最后这句话班主任没说出来。学生们的脸色已经很不好了,给他们留点面子吧。
几个学生都不说话了。
他们见到的戚茹不完整,他们不了解真正的戚茹,也没有去深入调查过她的经历。直到老师说出这些,他们才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简单,认知过于浅薄。
“老师,是我想岔了。你当我们没来过吧。”
“去吧,好好琢磨技术,别总想些有的没的。系里的老师比你们大那么些年,难道饭是白吃的?”明明是多位老师的推荐,这些学生还敢提出反对,不知该说他们傻大胆还是情商低。
于是戚茹还算顺利地与其他九位演奏家会面了。
搞艺术的都不太会说客套话,大家直来直往,刚介绍完自己,就有人迫不及待提出要切磋,切磋完又立马说了合奏的事宜。
《光荣绽放》的开场曲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用《狂野飞骏图》开篇,首先将气势营造出来。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